台钓浮漂的调整(一)台钓漂的构造特点在台钓漂的构造上,与灵敏度有关的有以下三点:1、漂头为实心细杆,像铅笔芯一样大小,长度较长;漂身用孔雀羽根或轻木等制作,中间稍粗,两端尖细;漂尖为空心或实心细塑料管,分成若干目(小格),涂上不同的带萤光的颜色。漂的重量分布呈头重尾轻,浮力着力点靠近尖部,离漂头端点的距离长,入水后容易竖立而且稳定。整个漂的外形细长,流线型,外表光滑,重量轻,浮力大,在水中沉浮时受到的阻力小。由于漂尾很细,抗风性能也好。2、浮漂与钓线的结合是硬连结。先在钓线上穿上1粒太空豆,然后穿上漂座,再穿上1粒太空豆,把漂座夹在中间,垂钓时漂头细杆就插在漂座上,钓线的动静可以迅速地传递到漂上。除了下限的太空豆因起竿的动作过于粗猛时可能向下移动外,上限的太空豆一般不会变动。因此垂钓过程中不需要经常对浮漂的位置进行校正,而且也保证了浮漂反应的灵敏。3、漂尾很细,~,一目的长度一般是7~13毫米,、长度为10毫米计算,(本身的重量由整个漂体承担省略不计),这是在鱼钩接地很轻的情况下,鱼咬钩时拉沉一目所需的力量(假定钩、坠、线受到的阻力不算),这个力量是很微小的,与棒形的漂或漂尾粗的风漂比较,当然就比较灵敏。(二)台钓漂的选用 浮漂按形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漂身,一种是短漂身; 按标示竿可分为硬尾漂和软尾漂; 按材质又分为孔雀羽、巴尔沙木、化学合成等。 选择浮漂应根据当时所垂钓的水域、鱼情、季节、鱼种和天气来选择。 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平钓池塘,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夏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长漂身的软尾漂。因为这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好,摄饵时信号比较稳,同时小杂鱼也比较多,长漂身的软尾浮漂可以过滤掉小杂鱼的拱食信号,反映到浮漂的信号多为鲫鱼摄食信号,浮漂下钝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鱼率较高。如果选择短漂身的浮漂,因其灵敏度较高,所以就不能过滤小杂鱼拱食的信号,这时浮漂多反映为左右晃动或者上下跳动,信号杂乱无章,提竿中鱼率很低。再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养殖塘(按斤收费),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冬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因为此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小,摄食动作幅度不大,小杂鱼因季节原因也不会强食鱼饵,短漂身的浮漂灵敏度较高,可以反映出鱼摄食时的微弱信号,而软尾漂的稳定性又比硬尾漂要好,所以此时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是明智的选择。 总之选择浮漂时应记住短漂身的灵敏度高,长漂身的稳定性好,硬尾漂的信号传递灵,软尾漂的信号传递稳。根据实际垂钓情况选择出适合自己垂钓的浮漂。 (三)台钓浮漂的调整1、正常情况下的调漂台钓在正常情况下,对浮漂的调整通常是调四目钓二目。调整浮漂,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将浮漂座捋近铅片座,使鱼钩至浮漂标示杆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然后,在空钩的状态下,在铅皮座上增加或减少铅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自漂尖端起4个小格)。这时,鱼钩和铅皮座都悬浮在水的中间,而不是沉在水底,故称“悬坠钓法”。在开始调整时,要在铅片座上多卷些铅片。投入钓点水中后,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说明铅片过重,可用剪刀把铅片剪去一点再试,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钩坠的位置悬在水中,就算符合标准了。第二步,在调好四目的基础上,两只钩子都挂上饵,投到钓点,并将主线全部压入水中。这时浮漂就会慢悠悠地全部沉没在水里。然后将浮漂
台钓浮漂的调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