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真的是正资产吗?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摘要】商誉反应了企业的一个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是企业并购中所支付的对价高于被并购方净资产的部分。高溢价并购往往为企业“爆雷”埋下隐患,即高溢价并购,扩展企业经营的方式,往往在几年后出现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净利润巨额下滑,现金流断裂等问题。商誉成为企业一项沉重的包袱。本文以恒康医疗为例,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表中,提取关键的会计科目进行分析,论述商誉这一特殊的资产。【关键词】商誉并购净利润营业收入一、商誉简介商誉来源于英文词“Goodwill”,它的词义大致经过了几次演变。最初,商誉的含义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其后,商誉引起了学术界特别是会计界的普遍关注,其词义衍生为“业主与顾客间的良好关系”;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及企业形式日益复杂,企业的优势地位不仅仅取决于业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还与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组织形式、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只有对内提升管理水平,对外维护客户关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超越对手,从而获得有利地位,进而获取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利润,因此,商誉进一步演变为“导致超额盈利的一切要素”,即超额利润观。超额利润观认为企业利润由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两部分组成,正常利润靠企业的有形资产经营贡献,超额利润则是由商誉带来的。除超额利润观外,商誉还有另外两种观点——剩余价值观和无形资源观。剩余价值观先计算企业账上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中可辨认部分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折现值,再将这一价值与企业整体价值比较,高出部分即商誉。无形资源观认为商誉是企业的各种无形资源的总和,包括良好的声誉、优越的位置、广阔的市场、卓越的团队、优秀的员工等,它难以用财报数字来记录,故统称为无形资源。根据以上观点综合,商誉本质可概括为将来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平均盈利能力的经济价值,或者是超过企业可辨认净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商誉=购买方支付的合并对价-被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商誉分为并购商誉和自创商誉,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只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并购商誉。由此可见,财务报表中的商誉产生于企业并购,为并购方为获得被并购企业股权所支付的高于其公允价值的价格。若并购方愿意付高价购买被并购方股权,那是因为被并购企业能为并购方未来带来超额利润。但是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商誉是否真的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还是企业的一个“沉重的负担”。 2018年末A股商誉总值高达13000亿元,而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将近1660亿元,商誉减值金额创历年新高,。2015-2016年是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并购方通常与被并购企业签订对赌协议,期限一般为3年。2018年正是这波上市公司并购高潮对赌协议到期的时间点。若不能达到对赌协议的约定利润,则很可能引发企业计提商誉减值,并购时支付超出并购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往往与商誉减值金额成正比。巨额的商誉减值吞噬了企业的净利润,会使当年的报表十分难看。二、恒康医疗大规模并购前情况分析 1、公司简介恒康医疗(002219),前身是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是阙文彬,是一家生产和销售中药的企业,2008年3月,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该公司自2013年起开启了大规模并购的道路,并购了多家医院、医药公司,甚至跨行业并购资源开发企业,现成为一家以医疗服务为核心,涵盖药品、日化品、保健品四大板块的综合医疗服务企业。 2、业绩评价在恒康医疗上市初的2008-2012年,业绩平平,营业收入仅小幅增长,由单一的药品收入贡献,其中“独一味”作为中国驰名商标,该系列对营业收入的贡献最大,将近七成,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仅仅靠营业收入的增长和降低营业成本实现,显然无法满足公司的“野心”。若公司扎根主业,细心经营自身的“独一味”系列藥品,是难以实现指数级增长的。公司净利润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并非扩大市场销售贡献的,而是由毛利率的提高,也是营业成本下降导致的。该公司是中药的生产加工,其成本很大程度上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故毛利率的波动应该是受到中药原料采购价格波动的影响。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观察,企业销售的产品当年大多数能收回现金,甚至出现收到的现金比实现的营业收入更多的情形,说明企业账面上有较多的预收账款。现金收回及时,保证企业经营有充足的现金流。综上所述,恒康医疗在大规模并购前,是一个扎根于本业并且拥有自身核心产品的企业,但药品销售无法实现大规模增长。这家企业是甘肃省第一家上市的中药生
商誉真的是正资产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