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民族团结的认识.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 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 就没有社会的稳定; 没有民族团结, 就没有经济的发展; 没有民族团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 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面对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民族团结是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的保障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 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 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 才能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 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牢固的向心力, 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加强团结,保持统一,才有希望和前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否取得胜利的高度。 1957 年2 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 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他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更加美好的将来, 正摆在我们面前, 人民所厌恶的国家分裂和混乱的局面,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国的六亿人民正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地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统一, 人民的团结,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中国民族关系的特点, 丰富了民族团结的内容。 1982 年9 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加强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加强同全世界人民的团结,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 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 推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我们不是有个口号叫中华民族大团结吗?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 维护民族的大局, 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 包括骂共产党的人, 都要团结。”“各族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纪之交对民族团结问题的重要性作了新的概括。 199 2 年1月, 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则政通人和, 百业兴旺; 国家分裂、民族纷争, 则丧权辱国, 人民遭殃。”“任何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 什么事情都办不成,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从谈起。”新世纪新阶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 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 牢牢把握

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