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国资混改实务--- 结合“私募股权基金、并购产业基金”操作唐琪 2015 年5月 1 1 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调整?基本逻辑:所有制结构与公司治理?一、浅层次原因: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通过股东结构多元化,实现公司治理的完善与效率提高?二、深层次原因: ?适当控制国有独资企业数量与规模?清晰企业与国家、政府之间的界限:摆脱国家对企业的无限责任。 2 2 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调整?一、并非国有资本退出:即产权转让?二、并非简单的增资扩股:引入资金?三、国有成分保留的表面意义: ?意识形态约束?非国有资本短缺约束?对国有股东资源优势的持续利用?管理层及职工?四、国有成分保留的深层次意义: ?在法律及相关操作规则不完善的前提下,需要通过国有成分的控制,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 3 3 混合所有制的基础:对股东权利的认知?一、股东权利: ?1、财产权?2、经营管理权?二、股东权利的衍生价值: ?1、财产权:变现价值(股权转让)、孳生价值(分红)、质押价值(股权质押) ?2、经营管理权:职位权力、控制权、衍生价值(期权等) 4 4 混合所有制的对象选择:股东类型?1、战略投资者:负责经营管理?2、行业战略投资者?3、经营管理层?4、其他投资者:经销商、供应商、其他资源关联方等?5、财务投资者:优化融资结构?多种股东资源:优势互补?混合所有制:普遍的一种公司形态 5 5 股权融资对象与股东类型?一、对象 1:战略投资者?1、全面的股东权利(财产权、经营管理权等) ?2、股权融资方式:普通股(同股同权、风险共担) ?二、对象 2:财务投资者?1、双面的投资目的: ?(1)享受投资增值与盈利?(2)投资风险可控:在投资出现风险时能够回收投资本金?2、希望让渡利益:放弃部分经营管理权 6 6 混合所有制的核心问题: 不同类型股东的引进与平衡?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主导机构: ?上级 OR 国企自身?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引进何种类型股东? ?达到何种目标? 7 7 对混合所有制的清醒认知?一、股权结构调整:私募行为?二、起点并非终点?混合所有制改革仅为起点,后续需配套企业内部机构调整、业务调整、并购等资本运作、上市等资本层面的再次调整等 8 8 对混合所有制的清醒认知?股东结构多元化并非新鲜事物?一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实施?部分非国有企业也在实行混合所有制:部分地产公司的”内部合伙人”制度9 9 对混合所有制的分析起点?一、对国有企业的认知:多目的经营特性?1、政府“政策目的”的实施者:社会责任、政策性经营?2、资产经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3、经济效益?提示:企业面临不同部门的考核与要求。并面临矛盾与冲突。?二、对国有企业自身的认知:需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达到何种目的?
(唐琪)国企国资混改实务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