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实施方案研究类别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研究课题名称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田艳负责人所在单位贵州省余庆县龙溪小学制定方案日期2011年5月10日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领导小组2010年3月修订遵义市余庆县龙溪小学总课题方案《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一)研究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许多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方面存在如下状况:作业布置方面:1、作业单调,形式单一,以计算训练为主。2、份量不均,随意性较大,有时多、有时少。3、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少,课后完成多。4、学科之间缺少沟通,不能合理的统筹安排学生的作业量。5、作业格式随意,书写潦草。(特别是家庭作业)6、家庭作业本大小不一,家庭作业本和草稿本混用。7、注重新授作业,忽视复习巩固作业。8、新授时作业少,复习期间作业多,学生负担重。9、教师下水作业少,对作业难易程度不太了解。10、反复训练多,举一反三少,不注重练习设计。11、书面作业多,其他形式的作业少。检查与批改方面:1、重视课堂作业批改,忽视课后作业批改。2、重视批改,忽视学生是怎样做的和怎样订正的。3、忽视随堂作业的批改,随堂作业成了随便作业。4、埋头批改,缺少分析。5、忽视面批。6、重视书面作业的批改,忽视预习作业、复习作业等其他形式作业的检查。8、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有时紧,在长期低效作业的作用下,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使探索神奇的数学知识变成一种负担和任务,变成为了让家长和老师不失望才学数学。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在教学常规工作中极为重要,有效的作业可以解决当前数学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研究意义:1、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目前有部分教师仍在教学的时间、练习的数量上做“加法”如挤占他课,加班加点;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等等,而很少反思自己“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等教学常规所做的情况,而这正是教学质量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即教学常规工作没有做到位。而作业又是教学常规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探索作业训练的有效方式对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2、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而练习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教学的重要一环。从学生方面说,数学知识通过练习得到巩固和加深,数学技能通过练习逐步形成,数学能力通过练习得以提高,通过练习能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思维、人格和身心发展。从教师这边看,通过练习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查学生独立学。但大量的重复性练习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负担,而灵活的、富有挑战性的、现实的练习则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真知。3、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
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