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税收管理员制度(DOC 5).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税收管理员制度
一、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背景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2004年的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完善体制夯实基础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讲话,。笔者认为,要求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
(一)现行征管质量不高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形成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在这种税收征管模式下,我国税收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的现象,引发了我们对该税收征管模式不足之处的思考:一是“集中征收”使征收部门对纳税人纳税报表的审核只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层面上,而无力顾及其实质内容;二是“重点稽查”使稽查部门疲于应付频频发生的增值税发票案,各种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少之又少,稽查局专司打击偷、逃、骗、抗税的职能大打折扣,加之有些地方片面认为除稽查部门外,管理部门不能下户,将管事与管户割裂开来,忽视了对纳税人的实地检查,对纳税人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出现了疏于管理的情况;三是实践中征收、管理、稽查等部门“各自为战”,使税源管理相互脱节;国税、地税、工商、银行等部门互不通气,造成漏征漏管严重,使“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信息共享”停留在纸面或口头上;四是税务机关未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职责制约机制与制度,出现了对同一纳税户,征收、管理、稽查部门都在管,而当纳税户出现问题时,上述管理部门又相互推诿的局面。
(二)新时期的税收征管目标
2004年7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中提出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夯实管理基础,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位责任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而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税收管理员制度评析
(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内涵及作用
税收管理员(简称专管员、片管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分片(业)管理税源的工作人员,隶属于税源管理部门。,建立的税务管理人员亲自接触纳税人、了解掌握辖区内纳税人税源及其变动情况,解决税务人员对纳税人税源,情况了解不足、掌握不实、疏于管理等问题的一项制度。在该制度下,税收管理员的职责范围包括:税收政策宣传送达、纳税咨询辅导;掌握所辖税源户籍变动情况;调查核实管户生产经营、财务核算情况;核实管户申报纳税隋况;进行税款催报催缴;开展对所管企业的纳税评估及其税务约谈;提出一般性涉税违章行为纠正处理意见;协助进行发票管理等。概括地讲,税收管理员是“信息采集员、纳税辅导员、税收宣传员、纳税评估员和税收监控员”。但税收管理员不负责税款征收、税负核定、涉税审批及涉税案件的稽查。

浅析税收管理员制度(DOC 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