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塘月色》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自然, 是一篇经典的美文。鉴于以上分析, 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二)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寻求宁静、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 品味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2 、知识目标:学习巧妙的语言修辞,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 、能力目标:训练朗读、分析、表达能力。(三) 教学重点: 鉴赏语言美, 掌握情景交融艺术手法(四)教学难点:通感的学以致用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年龄、心理特征(感性思维为主) ,拟采用诵读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讨论法。声情并茂的配乐诵读法: 此法可使听众渐入佳境, 引起共鸣。图文并茂的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打出荷塘月色图幻灯片, 配合语言描绘, 视听结合, 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和想象, 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到美。合作互动的设疑讨论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中探讨。三、说学法: 教学相长, 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1、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提高效率;课后拓展, 多渠道阅读相关文章, 广开眼界, 锻炼自身收集信息、自主阅读能力。 2、多模仿示范朗读,是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3、深入研读课文,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思辨能力。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导入( 2 分钟) 1 、拟用旧知识导入法,让学生列举关于“荷”“月”的古诗词等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污泥而不染”“月上柳梢头”“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 2 、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为赏析语言美,感受画面美。(二) 4、5、6 段课文分析( 33 分钟) 先介绍作者是为了排遣不宁静的心情,选择了独游荷塘,然后自然过渡到 4、5、6 段荷塘月色的学习。(一两句简单的过渡必不可少, 即可突出重点, 又保证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1 、朗读训练( 8 分) 课前预习已整体感知文章, 课堂设计配乐朗诵, 加深美感印象, 可挑选学生代表与老师一起声情并茂的朗读, 并进行点评。 2 、赏析语言美,品味画面美( 25 分) 提问:这几段写了什么?都说它美,它美在何处? 理论依据: 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 美感产生的生理基础有视、听、味、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 品味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也需要调动多种感官的想象, 这种美的想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再造想象,即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进行的想象。一句话, 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想象, 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感受的空间,才能深刻品味到这种美。⑴语言美本文语言突出特点,运用大量修辞手法,神采飞扬,其中的博喻、叠词、通感为重点,对此学生却较生疏。①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使得意象更形象,如文中荷花的博喻: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如此光洁、莹润、精致的荷花,你能不多看几眼吗? 学以致用: 发挥想象, 仿写或扩写, 写出你心中的
荷塘月色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