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us aureus,MRSA)属于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属(us)细菌是一群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的菌体排列成葡萄串状的革兰阳性球菌。目前已发现的葡萄球菌有32种,多数是不致病的腐生菌,寄生于人体的有16种。致病性葡萄球菌能引起皮肤、黏膜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化脓性炎症,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在一般人群鼻咽部的带菌率为20%~50%,医务人员可高达70%以上,且多为耐药性菌株,是医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染源。葡萄球菌属细菌中的主要病原菌是能产生血浆凝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由该菌所致的败血症或脓毒血症仍居这两种疾病的首位,并且其耐药菌株高达90%以上。分类(1)根据色素、生化反应等分类: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3种。(2)根据DNA相关程度分类:分为32种。(3)根据有无血浆凝固酶分类:分为凝固酶阳性与凝固酶阴性两类。MRSA的耐药机制MRSA的耐药性来源:一方面,是由于质粒介导产生的β2内酰胺酶,属获得耐药,来源为DNA的转导、转化、或其他类型的DNA插入。另一方面,是由染色体DNA介导的固有耐药性,主要是由于mec基因编码的PBP2a的耐药性金葡菌青霉素耐药金葡菌青霉素(1950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usaureus,MRSA)↑甲氧西林(1960S)MRSA流行病史1961年英国发现首例MRSA美国(182所)%,%,其中尤以500张床以上的教学医院和中心医院为多欧洲1993年1417家医院ICU分离的MRSA达60%。国内在70年代发现1978年上海200株金黄色葡5%,1988年24%,1996年7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特性不均一耐药性广谱耐药性生长特殊性固有耐药获得性耐药1 不均一耐药性MRSA菌落内细菌存在敏感和耐药两个亚群,即一株MRSA中只有一小部分对甲氧西林高度耐药,在50μg/ml甲氧西林条件下尚能生存,而菌落中大多数细菌对甲氧西林敏感,在使用抗生素后的几小时内大量敏感菌被杀死,但少数耐药菌株却缓慢生长,在数小时反又迅速增殖。2 广谱耐药性MRSA除对甲氧西林耐药外,对其它所有与甲氧西林相同结构的β-内酰胺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均耐药,MRSA还可通过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产生修饰酶,降低膜通透性产生大量PABA等不同机制,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喏酮类、磺胺类、利福平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唯对万古霉素敏感。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