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1、授课对象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参考课时72课时,理论教学课24时,实践教学48课时。3、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是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二)课程基本理念我们的高职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了取向,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高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案例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十九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网络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2、具体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掌握网络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分层协议,网络互连了解网络安全知识。能通过常用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的组网。能对常见网络故障进行排错。三、内容标准项目一项目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参考学时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及其该阶段的典型代表网络。掌握通讯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了解本课程的教学,为学好本课程做好准备。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通过互动的提冋和行业介绍提咼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前景。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要点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介绍网络行业的市场空间。介绍本课程学习的目标以及参考书籍,和学习方法。考核评价让学生提交一篇对计算机网络认识的报告,根据报告给出成绩项目二项目名称局域网类型参考学时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掌握各种局域网技术及其比较。掌握各网络的应用。学会各种局域网技术的核心思想。懂得各种局域网的通信过程。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观祭能力。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要点以太网。FDDI网络ATM网络。令牌环。交换网。技能要点分组讨论各种局域网数据传输的过程。比较各种局域网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考核评价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项目三项目名称数据通信基础参考学时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掌握数据传输方式、冋步方式、数据编码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及其比较。掌握差错控制技术。学会数据通信的相关技术。懂得数据通信的过程。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观祭能力。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要点信道、传输方式、同步方式等概念。数据编码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差错控制。技能要点分组讨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的过程。比较位同步、字符同步、帧同步。比较线路交换、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数据报和虚电路)、信兀交换、数据交换技术。考核评价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掌握ISO体系结构及其七层的功能。掌握TCP/IP体系结构。把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与实际使用相联系。ISO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观祭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技能要点把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与实际使用相联系。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ISO/OSI参考模型的数据传输过程。分小组讨论ISO/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区别。考核评价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项目五项目名称网络协议与应用参考学时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协议的基本概念。各种网络协议,应用层协议,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IPX/BEUI协议。培养学生的观祭能力,和
《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苏州分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