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2010117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掌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更加明确解决“三农”问题在全党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教学重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政策。教学难点: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教学内容:一、“十二五”规划《建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二、“十二五”规划《建议》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一、“十二五”规划《建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一)重大任务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二)三农地位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什么是“三农”问题?即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也就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困难;农业产业结构落后、效率低下、发展缓慢;农村组织机构臃肿、税费负担沉重、市场体系滞后、人口大量过剩。其中,农民问题是核心;农村问题是保障;农业问题是基础;“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是核心;农民的收入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三)指导方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胡锦涛“两个趋向”的讲话:“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四)重点工作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1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3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4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5改善农村金融服务;6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7加大家电下乡实施力度;8支持农民建房;9增加产粮大县奖励;10建设高标准农田;11扶持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12完善动物防疫补贴政策;13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14支持优势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15支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16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17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18开展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19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1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22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23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24土地流转政策;25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26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7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28完善党领导的村民自治;29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五)实现目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二、“十二五”规划《建议》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1确立粮食的战略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民谚有云: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古往今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许多时候还是重要的战争手段),粮食
推进农业现代化(讲稿袁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