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方法嘉定区教育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王威尔壹、什么是小课题 1、什么是课题? 课题包含着对问题的思考。老师经常会发现、思考一些问题。比如: 学生概括能力差; 学生发散性思维不够; 新教材要求和考试难度不一致; 教材的一些内容完全可以整合。简言之:课题就是研究者通过研究想探索解决的问题。包含三层意思: ?必须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必须是既有普遍价值又能操作解决问题。?必须是自己能承担的课题。 2、课题有哪些类型? 科研探索的问题分三类: ?基础理论研究课题。(比如: “教育应当具有什么功能? ”?应用研究课题。(比如: “怎样教育? ”、“采取什么方法? ”等。) ?开发研究课题。(比如,推广别人的课题成果。) 3、什么是小课题? 研究主体:以教师个人或者小团队为研究主体。 课题类型:以微型课题为主。 切入点:比较小。 研究周期:时间比较短。 研究成果:出得比较快。案例:站起来就说顾老师任教高一语文,最近为班上的学生不愿发言而大伤脑筋,的确,那样的课堂常常如入无人之境。经过一番思考,顾老师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时间紧,发言机会少,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挫伤。于是,顾老师根据《中国青年报》文章的启示,尝试站起来就说。他对本班学生做了一个征求意见调查, 54% 的支持率让他颇感欣慰。然而真正实施起来,竟无一人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顾老师感到光凭激励还不行,还得强迫,于是他又公布了一项新规定;每周每个学生语文课上主动发言不少于两次;凡少于两次的学生必须当众唱歌;逐周累计发言次数,奖励前三名。此举见效显著,课堂气氛随即活跃。然而,顾老师很快发现:少数同学是前半周看热闹,后半周胡乱找几个问题提提,答答,完全应付了事。针对这种情况,顾老师采取了要点提问法;即时提问法,对那些一堂课上一次都没主动发言以及心不在焉的学生突然提问。伴随着这样的软硬兼施,学生们的强迫感日渐消失, 慢慢习惯了站起来就说的形式。小课题的特征( 5个) : 1、小课题是教师自觉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进行持久关注,不断反思追问,积极进行改进。 2、小课题不是为了构建理论,或不是为了发现规律,而是教师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美好愿望。 3、小课题源于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类似课堂发言的问题,在我们教室里是蛮多的。 4、小课题比较微观,它的切入点和开口都很小, 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某点或某个细节。 5、小课题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偶发性、情境性, 常常是不约而至的,具有即时性。简言之:小课题就是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包含三层意思: ?必须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 以小见大的课题研究。?必须是实际问题,研究成果体现在改进和有效上,凸显实效性。?必须是学期和学年能够完成的课题。贰、怎样形成小课题
小课题研究方法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