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一场赤裸裸的金钱闹剧高一(11)班吴锦淳21号早就听说《欧也妮·葛朗台》讲述的是一个吝啬鬼的故事,但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却没有想过巴尔扎克竟然将这个吝啬鬼及他身边的人都写得如此个性鲜明,甚至是十分夸张。读完之后只觉得整个故事在这些人之间激烈地碰撞着,擦出炫目的火花,让这篇不长的小说跌宕起伏。故事的起点当然是吝啬鬼葛朗台,常出入葛朗台家的有克吕绍一家和格拉桑一家,他们全是因看上葛朗台的家产而想追求他的女儿欧也妮的,而葛朗台也利用这点让两家帮自己做事。欧也妮二十三岁生日这天,两家都过来祝贺她,这时她的堂兄弟夏尔——葛朗台死去的哥哥的儿子也过来投奔葛朗台。欧也妮很快喜欢上了俊秀的夏尔,并和夏尔偷偷交换了定情信物。但葛朗台知道哥哥已经破产,夏尔一文不名,于是将夏尔送到了印度。后来,葛朗台发现女儿将她的多年积蓄都给了夏尔做生意,盛怒之下将女儿囚禁了起来,这一举动却让葛朗台太太身体日渐虚弱最后死去。又过了几年,葛朗台也死去了,欧也妮继承了大笔遗产,等来的却是夏尔要和别人结婚的消息。最终欧也妮嫁给了法官克吕绍,又过了几年,克吕绍死去了,欧也妮便成了寡妇。说葛朗台吝啬是不无道理的。葛朗台有数不清的家产,但他却从不买肉和面包、蔬菜和水果,都让佃户们送来当抵租用。就连后来自己的哥哥去世了,他都嫌浪费钱而不曾想追悼他。每当他感到过意不去,给妻子一点钱后却又立即问她说:“借给我几个子儿,好不好?”每天晚上,他都等家人入睡后,才到密室中去,一遍遍称量、抚摸自己的金币。正是这种吝啬让他积攒下大笔家产从而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无比的荣誉。其实这种崇敬正说明了当时人们的心灵已经麻木不仁,一味地只追求个人的利益、看重的只有金钱。如果不是这样,葛朗台这种吝啬而喜欢剥削他人的人怎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呢?可讽刺的是正是这种嗜钱如命的性格让葛朗台最后断绝了性命——他在垂危时看到了牧师祷告用的银杯具而用力地伸手去抓,这一用力便让他命丧黄泉。而巴尔扎克也像是在警告世人一般,那个通过动用金钱而取得议员席位的克吕绍也在当上议员之后几天一命呜呼。应该说我是痛恨葛朗台的,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阻碍女儿追求自己的真爱,更因此气死了自己的太太。直白一些说他的这种行为简直与刽子手无异!当一个人连家人都可以伤害那么他的人性已经泯灭了。除了掠夺还是掠夺,我相信葛朗台除了面对自己的金币时感到快乐之外,他不曾享受过更加高尚纯洁的幸福。而更多的时候,他眼中流露出的应该是担心自己钱财受损的焦虑和暴躁,拥有大笔财产却天天提心吊胆不停地算计。巴尔扎克写道:金钱对于他来说就像囊中的猎物一般。可是,我却觉得他才是金钱的猎物,被金钱束缚住而成了这样一个狡诈、无情、吝啬而阴晴不定的人。想到这里,便觉得葛朗台其实真可悲呵。可我更加同情欧也妮,她是这场闹剧中无辜的受害者。为了夏尔她不惜冒着极大的危险将自己的积蓄送给他,还为了保护夏尔送给自己的信物不被爸爸抢走而以自杀相要挟,要知道要拂逆葛朗台的意思对于向来乖巧的欧也妮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就连拥有大笔遗产后她也只是苦苦地等待夏尔的归来。但现实又一次击碎她的心,夏尔在去印度经商的过程中也逐渐变得放荡而唯利是从,最终为了利益迎娶一个极丑的伯爵小姐。可欧也妮却成全了自己所爱的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