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瑞里小学原址座落在乐里镇大瑞村东南角一座小山上,学校创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秋),至今有73年的历史。开始创办时,无校舍,借寺庙为教室,学生50人,入学率20%,教师2人,办两个班,当时是短期小学。创办人是车江中宝杨光儒,男,侗族,是该校第一任校长。1939年春,杨光儒校长发动当地群众献木料建一幢两层木质结构教学楼,面积约100平方米,一个办公室,一个礼堂,两个教室,两间教师宿舍。由于学生人数增加,教学楼不够用,又于1940年建两幢两层的木质教学楼,面积增加到400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从1940年9月起开办长期小学,校名为瑞里乡国民中心学校,在校学生100人,开设3个教学班,教师3人。杨光儒是瑞里地区文化教育的开拓者,为瑞里文化教育作出很大的贡献。解放前历任校长职务的还有:朗洞镇八书村王子录,大瑞村林世华,高平村邓代光,朗洞镇宰林村林世泽,朗洞镇邱家怀。1949年至1950年,因当时土匪猖獗,学校被迫停办。1950年10月,瑞里人民得到解放,摆脱了千百年的压迫和剥削,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得到翻身。1950年10月,榕江县人民政府接管瑞里乡国民中心学校,改称瑞里小学。1951年9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立贵州省瑞里民族小学,经费由省人民政府拨发,部分困难学生享受人民助学金,15%的学生得到寒衣、棉被补助,所有学生免收学杂费、书费、笔墨纸张费。在校生约400人,入学率60%,开设一至六年级,8个教学班。学生来自瑞里乡各个自然寨,还有乐里、平阳、平永、平尤、八平、寨蒿、朗洞、忠诚、榕江城关等地。上级陆续配齐图书、课桌、仪器、文娱用品和体育器材。县文教科选调骨干教师进入该校,使该校师资大为增强。学校在管理方面比较严格,学生由于得到政府的关怀,努力学习。瑞里民族小学仅办三年的时间,小学毕业生就有120人,升入初中的有48人,读到高中的18人,读到大学毕业的有2人,被录用到国家各级机关部门工作的有38人。其中:在党政机关工作的有14人,在教育部门工作的有10人,在卫生部门工作的有2人,在其他部门工作的有12人。三年的时间里,瑞里民族小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不少优秀人才,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54年9月,省立民族小学搬迁到乐里,瑞里民族小学改为一般小学。1954年9月至1957年7月只办初小,开设一至四年级,在校生200人,5个教学班,教职工7人。从1957年9月至1966年又恢复完小,开设一至六年级,在校生300多人,8个教学班,教职工12人。在这期间,受到两次挫折:即1958年至1961年,师生参加劳动过多,忽视了课堂教学,丧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管理混乱,造成了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66年至1978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特别是头几年,学校遭受了空前的灾难,开展批斗“当权派”,教师成为“臭老九”,扰乱了教学的正常秩序,将教育引入了歧途,对教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1974年,瑞里小学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当地政府发动群众献工献料,拆掉三幢破旧校舍,新建一幢12个教室的木质教学楼,1975年竣工交付使用。1976年、1979年先后建师生宿舍和厨房各一幢,学校建筑总面积达900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2679平方米。学校教学秩序有了好转,学生数增多,到1975年9月至
黔东南州榕江县瑞里小学简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