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定战略规划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制定战略规划给我们的启示
二战后,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失调与失误,逐步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这与日本政府较好地制定战略规划和不断完善规划制定机制有着密切关系。
日本制定战略规划的机制
一、日本制定战略规划的审议制度
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重视制定规划和进行决策的制度建设。现代社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一个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决策必须基于广泛的讨论与咨询。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规划》时,就有了一些审议程序,由日本经济审议厅汇集各方专家意见,起草规划,提交经济审议会审议,再由政府内阁审定通过。当时的审议机制处于摸索阶段,参加审议的人员和审议的政策内容范围比较狭小。日本的审议制度经历几十年的实践,如今更加完善。
目前,在日本政府机构中设有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法律、科技等领域的各种审议会或咨询委员会。它们的工作就是提供各种重要的知识信息,就重大战略问题和政策制定作深入研究,对重大政策和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考察和评估;它们的咨询报告通常变成政府政策或规划的主要内容。
日本的审议会和咨询委员会根据专题由官、产、学等各方人士组成,审议会还下设各种分科会。这些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就涉及国民利益的公共政策进行公开(举行公开会议请民众参加)或不公开的讨论。
日本不是在规划形成之后而是在制定过程中就注意吸收各方意见,即使首相直接领导的咨询委员会,也必须有民间人士参加。如内阁经济财政咨询会议的成员为11人以下,但相关法律规定民间人士的比例必须占40%以上,从而提高了民主决策的程度。
二3>.日本的战略规划及政策评价机制
过去日本着重完善了政策出台的机制,近年来开始重视政策实施后的反馈评价机制,即在上级行政部门建立政策评价制度。例如,在日本财政部提出的政策评价实施纲领中,确定了政策评价的基准和角度,主要有政策的“必要性”、“效率性”、“有效性”、“公平性”和“优先性”等标准。评价方式包括综合评价和具体业绩评价。政策评价的组织体系——由主管政策部门组织政策评议官员,形成“政策评议委员会”,起草评议方案,制定评议计划,组织实施,并负责发表评议结果。
建立政策评价机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监督检查战略规划及对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为今后调整和制定新的规划及对策提供依据。
日本的这种机制有以下5个好处:(1)可以改进政府政策和国家规划的制定过程,防止决策权力过分向行政机关集中。(2)有利于沟通各界的意见,吸收社会力量为政府决策献计,提高社会参与度。(3)有利于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吸收不同观点,提高规划的科学性。(4)提高制定规划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保障国民了解和参与规划编制的权利。(5)专家和各届代表参与审议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加强了国家对国情、行情的动态把握,有利于及时调整战略规划。
日本的重要战略规划及其调整
日本在这个时期的战略目标是,将经济基础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准。为此,日本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扶持政策。例如,1949年吉田内阁制定的《经济复兴计划》(未公开),1951年的《经济自立三年计划》等。
为实现上述战略规划所确定的目标,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税”、“倾
日本制定战略规划给我们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