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在作文教学中不失为一个重点,而人物描写中,就数肖像描写最易落入俗套,大多数中学生在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时,无非是一张脸谱:男人多为浓眉大眼,女人多为柳眉杏口,依葫芦画瓢,把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灵性、富有个性的人描绘成为木乃伊。究其原因,绝大部分是没有把握住作文技巧。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肖像描写呢?第一、逆笔美。所谓逆笔美,即在肖像描写时,朝着相反的方向运笔。表面上看来似乎南辕北辙,实际上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譬如,我们要勾勒一位村姑的肖像,有两种写法:例文一:她,披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圆圆的大眼睛,白里透红的脸蛋,小巧玲珑的鼻子,一张小口远远望去好像挂在树上的红樱桃……例文二:她没有沉鱼落雁之容,没有闭月羞花之貌。一双明亮的小眼睛犹如一潭秋水,两只麻花辫子在背后一甩一甩的,白花的粗布衬衫掩饰不住她娇好的身材……例文一属传统写法,也是顺承法,是中学生在作文中通常运用的技巧。要么从头到脚,要么从脚到头,描绘人的外貌特征,竭尽渲染之能事,表达效果亦不尽然,例文二即是按逆笔美的技巧来写的,作者意在写村姑的美,两个“没有”却似乎是写村姑的不美,然而还是两个“没有”对比烘托出了村姑超凡脱俗的美,这正是“逆笔”的精髓所在。上文对眼睛、头发、衣着亦没有浓墨重彩的去渲染,而是从平淡中显新奇,按常理说,肖像描写要从衣着服饰上大肆渲染,精雕细刻,而本文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村姑那朴素、端庄的美貌却尽收眼底如见其人。第二、朦胧美。文章贵在含蓄,肖像描写亦讲究朦胧美。在肖像描写中,运用侧面烘托手法来描绘人物肖像,亦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陌上桑》,要描写罗敷的肖像时,正是采用朦胧的笔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鬚。少年见罗敷,脱帽著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怨,但坐观罗敷。”文章意在描写采桑女子罗敷的肖像美,却未作一个美字,其美自见,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文章通过人们观看罗敷的反映来勾勒罗敷的肖像,把罗敷描绘得面如白玉,貌似达鹅、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而罗敷的美是朦胧美,从字面上我们无法感受到,只有认真咀嚼字的深层含义,才能品味出罗敷的美来。第三,和谐美。和谐是一种美,这是无可厚非的,有肖像描写中,我们亦可以运用和谐美的技巧,例如《白荷花》中对新媳妇的肖像描写:“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人物细节描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