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主墩围堰设计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205国道淮安西绕城段工程100+175+100m部分斜拉桥施工图。国家和交通部的适用于本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则、规定、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等。对本工程的现场踏勘。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对205国道淮安西绕城段工程的理解。江苏省淮安市干线公路建设工程有关文件及管理办法。我公司现阶段施工能力、管理水平及历年来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编制原则遵循合作框架协议条款的原则。积极响应合作框架协议的各项条款及要求。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按照GTISO9001(2000版)的要求编制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按照合作框架协议对安全、质量目标的承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环境。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淮安市的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创建“文明施工现场”。大力推行淮安市干线公路建设的“两创三比”精神,始终把创优、创新、比精细、比节约、比环保意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二、、建设项目地理位置205国道淮安西绕城是淮安市新一轮(2005-2010年)干线公路建设重点工程,是市委市政府“4221”工程之一。路线起点位于淮阴区丁集镇(与205国道钱集至丁集段终点相接),起点处桩号设为K0+000,在K0+556处下穿宁淮高速后(利用宁淮高速现有桥孔)继续沿老路向南,在K1+868处下穿新长公路(利用新长公路现有桥孔),在K3+400处从军分区(弹药库)东侧跨越淮涟三干渠,沿三干渠西侧路线向南,经小刘桩、新堆后在K5+575处再次跨越淮涟三干渠,路线向南于K6+170跨越盐河,经沈渡村、越河村后,在K8+180处跨越废黄河,在K8+811与淮海西路相交,经团结村后路线在K11+360处跨越里运河,向南在K11+918处跨越京杭大运河,后经淮钢,在K13+778、K13+932相继跨越蛇家坝干渠、柴米河后、经城南乡先锋村,在K15+640处跨越女儿河后进入武墩乡,经王庄村后,路线拐向东,接上宿淮高速西安路连接线与西安路的交叉口,终点桩号为K17+。(,。)、、地形地貌工程项目位于江苏省北部平原的腹地,属于废黄河黄泛冲积平原。受工程活动影响,地形起伏较大,。、、工程地质条件线路沿线勘察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土层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松散沉积物,根据土层时代成因、岩性和物理力学指标,将其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层(5个亚层)。①层素填土灰黄色,潮湿、松散。以粉土为主,浅部含少量的植物根茎,土质不均匀。该层零星分布于场地的表层,揭露于JT4~JT5、JT11~JT19孔。~,;~,。②1层粉土灰黄色,很湿~饱和,稍密~中密。含少量的铁、锰质浸染物,夹单层5~30mm厚的粉质黏土,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该层线路沿线仅揭露于JT19~JT24孔。~、;~、;~、。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20KPa]。③1层粉质黏土夹粉土灰褐色,可塑,局部软塑。夹单层10~30mm厚的粉土,局部较厚呈夹层状,稍具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线路沿线仅揭露于JT19~JT24孔。~、;~、;~、。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70KPa]。③2层黏土:灰褐色,硬塑。含水量的铁、锰质浸染物及钙质结核,核径10~30mm,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高。该层线路沿线仅揭露于JT19~JT24孔。~、;~、;~、。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60KPa]。、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线路沿线地表
100 175 100m部分斜拉桥草袋围堰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