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81231 悬架系统计算报告 V3 TJI CH SXG C11.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81231_悬架系统计算报告_V3_TJI_CH_SXG_C11密级:编号:悬架系统计算报告项目名称:华泰C11轿车设计开发项目代码:AM49编制:日期:_校对:日期:_审核:日期:_批准:日期:_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目录1 概述 12悬架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 13样车悬架系统的对比计算 84C11项目设计计算 145计算结果 156结论及分析 15参考文献 《C11轿车(四驱/两驱)整车设计开发》项目协议书进行的。悬架系统要求在参考车型悬架的基础上逆向开发,对采用国产动力系统和进口动力系统时应保持通用。,前悬架采用四连杆式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梯形杆式独立悬架。前悬架的结构形式见下图1 ,以求得反映其悬架方面性能的基本特征量,然后参考得到的结果选取新车型的参数,为具体的产品设计提供标准。计算内容主要包括悬架刚度及阻尼的匹配两个方面。()质心高(mm)空载573588满载553568前轮距(mm)15861589后轮距(mm)15931595整车整备质量(kg)17911897最大总质量(kg)21672279前轴荷(kg)空载10321126满载11401236后轴荷(kg)空载759771满载10271036前悬架非簧载质量(kg)(kg),得到其刚度数值为:;。,对悬架系统进行静力平衡的分析计算可以确定整车的姿态,各个弹性元件以及其他系统内部作用力对悬架刚度的影响分量。1)前悬架静平衡计算图3前悬架相对车厢运动的瞬时中心当处于空载状态时,前悬架系统内摩擦、衬套扭转等分量的求解弹簧的变形量L1:L1=Lz1-Lk1=:Lz1:前螺旋弹簧自由长度,Lz1=;Lk1:空载状态长度,Lk1=;弹簧力Ft1:Ft1=CsL1=:Cs:前螺旋弹簧的刚度,Cs=;地面反作用力Fd1:Fd1=Mf1g=:Mf1:前轮荷,前轴荷为1032kg,所以Mf1=1032/2=。在垂直方向根据力平衡关系可以得到系统内摩擦、衬套扭转变形产生的力Δ1由以下公式表达:Δ1×Lc=Fd1×La-Ft1cos(α1)×LbLa———轮胎接地点至瞬心水平距离L1=;Lb———弹簧下支点至瞬心水平距离L2=;Lc———Δ1的等效作用点(取轮心)的力臂(至瞬时轴),L3=;α1=°——空载状态下弹簧与铅垂线的夹角;Δ1=。2)后悬架静平衡计算。图4后悬架相对车厢运动的瞬时中心当处于空载状态时,后悬架系统内摩擦、衬套扭转等分量的求解弹簧的变形量L2:L2=Lz2-Lk2=,Lz2:后螺旋弹簧自由长度,Lz2=;Lk2:后螺旋弹簧空载状态长度,Lk2=。弹簧力Ft2:Ft2=Cs2L2=,Cs2:后螺旋弹簧的刚度,Cs2=Ft2/L2=。地面反作用力Fd2:Fd2=M2g=,M2:后轮荷,后轴空载轴荷为759kg。所以M2=759/2=、衬套扭转变形产生的力Δ2由以下公式表达:Δ2×Lc=Fd2×La-Ft2cosα1×Lb式中:La———轮胎接地点至瞬心水平距离L1=;Lb———弹簧下支点至瞬心水平距离L2=;Lc———Δ2的等效作用点(取轮心)的力臂(至瞬时轴),L3=;α1———空载状态下弹簧与

20081231 悬架系统计算报告 V3 TJI CH SXG C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ovend
  • 文件大小1.39 MB
  • 时间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