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仔猪球虫病的防治蔡晶晶摘要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球虫寄生在哺乳期及新近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给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我村4个养殖户的仔猪球虫病病料抽样,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虫卵的检查实验。发现仔猪球虫病的感染体广泛存在,感染率高达59(100);在环境因素致感染、临床症状及解剖病变的总结、使用的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我村养殖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关键词仔猪;猪等孢球虫;卵囊.;腹泻;饱和盐水漂浮法前言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新近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原虫病。其主要病源是猪等孢球虫,表现为出生后第二周(有时候是第三周)发生非出血性的黄色至白色腹泻。临床症状并无特别之处,受害仔猪并不中止吮乳,死亡率很低。然而仔猪球虫病常常会伴发一些继发性疾病(比如由细菌引起的疾病)。造成仔猪的死亡率升高。新生仔猪的球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任何养猪场中均可能发生,使受害仔猪的生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健康仔猪。目前,在治疗药物不多的情况下,仔猪球虫病的控制和预防必须依靠综合采取卫生措施和治疗措施。1流行特点 本病只发生于仔猪,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病猪和带虫猪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来源;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当虫卵随病猪的粪便排除体外,污染了饲料、饮水、土囊或用具等时,虫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发育成有感染性的虫卵,仔猪误食后,就可发生感染。球虫感染决定于猪体的抵抗力及外界条件。当猪感染球虫后,机体可产生免疫力,但不同种属球虫间无交叉免疫。由于这种免疫力的作用,在经地方流行性感染过的猪群中,在感染时则仅带有少量球虫,而不显临床症状。但当受某种不利因素影响时,如严寒气候、饲料突然变换或并发其他感染等,机体的免疫力和稳定性就可能被破坏而导致疾病爆发。此外本病的发生还与仔猪的年龄、病原的数量等有关。仔猪机体的内因不仅影响本身的感染与发病,而且对于球虫在体内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的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内源性侵袭也具有一定影响。本病的发生常与气温和雨量的关系密切,通常多在温暖的月份发生,而寒冷的季节少见。在我国北方从4~9月末为流行季节,其中以7~8月最为严重;而在南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发生于7-21日龄的仔猪,发病率可达50%-75%,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不高,但有时可达75%,尤其在温暖潮湿季节严重。成年猪为带虫者,是传播本病的源泉,多呈良性经过。,腹泻、消瘦,一般持续4-6天,粪便呈液状或糊状,呈黄白色,偶而可见便血。重病的可因脱水而死亡。。剖检时,肠粘膜面上被覆大量黏液,粘膜水肿、充血和白细胞浸润,结果使肠粘膜显著增厚。粘膜常发生点状出血,尤其使空肠后部及回肠粘膜的皱褶部。场内含有混杂黏液和少量汉学的稀粥样物。但在临床上有些病猪的粪便变化不明显,可能是由于球虫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发育,常引起受侵袭的细胞死亡后,肠腺和表面的上皮细胞脱落,绒毛上皮则可发生代偿性增生之故。此外,肠粘膜上常覆有厚层假膜。此时,粪便内常常混有纤维素碎片。 肠道的组织学变化特点是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其程度因球虫的数量、繁殖速度而不同。肠腔上皮细胞多含有不同发育期的球虫
仔猪球虫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