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取通风措施,是消除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改善劳动条件最有效的措施。2、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清洗,不能焊割。3、作业场所附近有与明火相抵触的工种,只要小心些,可以焊割。4、登高焊割作业完毕时,应认真细致地检查,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现场。5、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检,是作业工人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6、焊钳只要不影响夹持焊条,即使绝缘损坏也可继续使用。7、流经人体的电流强度越大,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越长,对人的伤害越大。8、碳弧气刨时,应使用专用碳棒,以免产生过多有害气体。9、水下焊割作业时严禁利用油管、船体、缆索和海水作为电焊回路的导电体。10、灭火时应同时采取防中毒、倒塌、坠落伤人等措施。11、在潮湿地、高空、水下和金属容器内等焊接作业,焊机必须安装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12、触电急救的首要措施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1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气体,应加强通风。14、焊工发生触电,应立即进行心脏挤压法和人工呼吸法急救。15、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生产制度,是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得以切实可行实施的基本保证。16、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17、“群众参与监督”,是指各级工会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监督的职责,维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的权利。18、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单位应如实告之,不得隐瞒和欺骗。19、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的义务。20、两焊件端面之间留有间隙的作用是为了保证焊透。21、焊件加工X形坡口比Y形坡口的变形和应力小。22、钢材牌号“20g”中的“g”表示锅炉钢。23、钢材牌号Q235的“Q”表示屈服点字母,“235”表示为屈服强度235MPa。24、埋弧焊时,熔渣的粘度对焊缝表面成形的影响不大。25、连接接地线时,应先将导线接在电焊机的外壳上,然后将另一端接在接地体上。26、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为手到脚时,对人的危害最大。27、开、关电源动作应迅速,离开闸刀一定的距离,避开可能遭到电弧火花的灼伤。28、焊机次级线圈与焊件应同时存在接地或接零装置。29、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死亡绝大多数是电击伤所致。30、在禁火区内动火属于一级动火。31、焊接施工前后,均应对作业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没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之隐患后,方可进行作业或离开现场。32、可燃性粉尘的爆炸上限没有实际意义。33、一般在动火前应采用一嗅、二看、三测爆的检查方法。34、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彻底清理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35、焊工如果长期受强紫外线照射会引起“水晶体内降”眼病,严重的可使人失明。36、电焊护目镜片的深浅色差,共分7、8、9、10、11、12号数种。7、8号为最深的,适合供电流大于350A的焊接时使用。37、在焊接及相关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来自于填充材料、母材、保护气体、药皮涂层、周围的空气及电弧或火焰高温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过程。38、焊接电弧是一种很强的光源,会产生强的弧光辐射,这种辐射对人体不易造成伤害。39、焊接时,对于相同的工艺过程及所用的材料,使用较高的焊接电流、电压导致较低的有害物质散发率。40、氧气是助燃气体,乙炔是可燃气体。41、乙炔气瓶着火时,应设法立即关闭瓶阀,停止气体流出。42、气焊、气割所用的乙炔、液化石油气、氧气都属于易燃易爆气体。43、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所以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44、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高压容器。45、焊缝完成时的收尾动作不仅是熄灭电弧,而且要填满弧坑。46、焊接变压器过热可能产生的原因是变压器过载或变压器绕组短路。47、埋弧自动焊,焊剂颗粒度对焊缝焊缝成形影响不大。48、焊剂粒度的选择主要依据焊接工艺参数,一般大电流焊接时,应选用粗粒度颗粒;小电流焊接时,选用细粒度颗粒。49、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要解决好对熔池金属的氧化问题,一般是采用含有脱氧剂的焊丝来进行焊接。50、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飞溅较大,要注意防护。焊机和电缆的接头必须拧紧,表面保持清洁,否则易使焊机过热将接线板烧毁。焊机和电缆的接头必须拧紧,表面保持清洁,否则易使焊机过热将接线板烧毁。3、遇有6级以上大风、下雪或雨天、雾天,应停止登高焊接作业。4、禁止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轨道、管道、暖气设施或其它金属物体搭接起来作电焊导线电缆。5、凡可拆卸并可移动到动火区焊补的物件,必须在动火区内焊补。7、发生火灾,应迅速拔打火警电话“119”报警。8、焊工在离地面2m以上的地点进行焊接与切割操作时,称为登高作业。9、为了保证工期,在穿好防水服的情况下,下雨时可以露天焊接。10、乙炔气瓶口着火时,应立即设法关闭阀门,停止
电焊试题2013-12-2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