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教育故事:践行在古诗吟诵中.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教育故事:践行在古诗吟诵中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小学教育故事:践行在古诗吟诵中xx月我校将举行一次面向全区的教学研讨课,xx月中旬,校长便布置了任务,我承担古诗吟诵教学。古诗“吟诵”教学,是我校正在尝试进行的一种古诗教学方法。它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法。我国素有“诗国“的美誉,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诗歌讲究字声、音韵、节奏和句式的组合变化规则,富有音乐美的特质.“吟诵“正是从诗歌与音乐的这种奇妙“姻缘“中派生出来的一门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接到任务,我陷入了沉思:在没有接触吟诵时,初次听到学生拖长了声音,摇头晃脑地读古诗时我总是想,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读呢?不太能接受。今年寒假,我有幸参加了“中华吟诵学会”在北京举办的吟诵学习培训班。在六天的学习中,让我真正地走近吟诵,了解了吟诵。吟诵时,旋律音程的走向和字的声调是相同的,绝不倒字,同时即兴是“吟’的重要的特征,一个人吟两遍是不一样的,因为对诗的理解变了,他的心情也变了。吟不同于唱,旋律性不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初听感到不好听的原因。吟诵犹如一杯久藏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通过学习,虽然也我喜欢上了吟诵。对吟诵从不知到有所了解,也越来越感到了吟诵的魅力,但对怎样上一节完整的吟诵课却是一无所知。何况我的音质虽不说五音不全吧,却也不属于好听的范畴,能行吗?带着忐忑的心情成了被“赶上架的鸭子”。不安中,我想到了薛瑞萍老师——一位着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她在参加过一次吟诵培训后便大胆开始带着孩子尝试,勇气可嘉,她说:“你可以不喜欢,但不可以不让孩子知道还有这样一种读诗的方式。”面对她的做法,我真的敬佩,我想,边学边做,或许比学会再做更有意义。筛选内容选哪一首古诗呢?我们正在使用的是《我爱吟诵》,这是我国第一本吟诵教材,但它没有分年级,只是按诗的分类编排的,哪一首更适合一年级下的学生呢?看到窗外的明媚春光,想到此时现正直阳春三月,开课的时间正好是清明后,而且学校在清明还有一个“踏青思亲”的活动,由此,古诗《清明》自然便浮现在我的脑海,成了我的首选,对,就是它。主意已定,我于是开始研读教材,根据古诗后的注释,找出诗的平仄,依字行腔,用最自然的,最接近口语的发声方式,试着吟诵,上下班常走的小路便成了我吟诵的舞台。望着路边枝头的新绿,边走边吟,仿佛真的置身于清明时那绵绵的雨中。就这样过了几日,一天突然想到,一年级的学生对诗中描绘的意境,诗人的悲伤心情能体会到吗?好像不适合我的学生。再想,一定要学生能理解的,能产生情感共鸣的。最后敲定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确定形式选好了主题,接下来就是怎样上的问题了。吟诵课不同于一般的古诗教学,中华吟诵协会秘书长徐建顺老师曾建议:古诗吟诵进课堂,作为诵读手段之一,与朗诵并用,融入日常诵读,不单独开课。不求学会,少讲理论,熏陶为主。这次研讨的是四十分钟的完整课型,在这四十分钟的时间中怎样进行教学,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从哪几方面入手,需要交给学生什么?在彷徨中胡校长建议我上网看看上海名师戴建荣的古诗吟诵课的录像。很快,搜到了戴老师的《古诗二首》——《出塞》《凉州词》的课堂录像,静下心一看,马上被戴老师的课吸引了,原来,古诗能吟诵出这样的魅力。吟诵不仅有旋律、节奏、结构,而且有声音之高下、强弱、

小学教育故事:践行在古诗吟诵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