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李密【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二、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三、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教学重点、难点】《陈情表》是古代散文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读懂课文,把握其行文层次,体悟其以陈情统摄叙事说理、情真理切的特点,是学习的重点。课文虽文字质朴无华,但涉及的语汇较多,消化理解诸多文言实词,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作积累。,要求能背诵能默写,在诵读中加深理解。,帮助学生体悟文旨,掌握课文结构。【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故事背景,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一、导入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李密《陈情表》受人推崇。写作背景: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李密的《陈情表》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可见此文感染力之大。“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奏议的一种,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作者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召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二、熟读成诵(一)放课文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注意相关的字音字词。1、读音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ǐn)凶门衰祚(zuò)薄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应(yìng)门茕茕(qióngqióng)孑(jié)立床蓐(rù) 猥(wěi)以微贱非臣陨(yǔn)首责臣逋(bū)慢宠命优渥(wò) 刘病日笃(dǔ)犹蒙矜(jīn)育过蒙拔擢(zhuó)盘桓(huán) 气息奄奄(yǎn)(yǎn)更(gēng)相为命2、注意体会作者的真挚感情(二)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老师根据实际情况作诵读指导:本文是写给皇帝的信,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诵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层次,做到有表情地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体会文中抒发的感情。本文多四字句(五至七字句,可以看作加统领字的四字句),读来容易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但在以四字句为主的同时,又杂以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字的句式,构成了句式的错综变化,使文章脉络流走,音韵和谐。诵读时要加以体会,读出文章的节奏感。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三、结合注释,疏通大意(一)利用工具书、注释等,疏通文章大意1、词义(结合课后练习二)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寻蒙国恩,除臣洗
陈情表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