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拔气罐疗法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拔气罐疗法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晕罐⑴原因:①精神过度紧张,体质虚弱;②患者饥饿、疲乏或大病初愈之时;③夏季天气闷热,病室内空气不流通。⑵临床表现: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⑶预防处理:①对初诊、精神过度紧张及体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对饥饿、疲劳者,先令进食;②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③晕罐时立即停止拔罐,取平卧位、注意保暖,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④轻者饮温开水或糖水后休息片刻;⑤严重者针刺或点掐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穴。拔罐的印色反映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10、局部很快恢复原色,说明无病症或快痊愈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皮肤平滑、没有毛发的部位,根据所需拔罐部位,选取不同规格的罐具,如确实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发部位拔罐,可用和好的面圈垫在拔罐口下面,以防漏气或选取异型拔罐。(另购)皮肤干燥,可先将皮肤湿润后再拔罐。 2、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应先选用小拔罐,并小用拔罐,轻刺激。 3、罐子拔上后不要移动体位,在使用多拔罐疗法时,拔罐与拔罐之间应保留一定距离,不宜排列过近。 4、高热、昏迷、抽搐等急性,危重病人应先明确诊断病情以免延误抢救治疗时机。 5、起罐后,局部潮红瘙痒不可以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可消散。 6、起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

拔气罐疗法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