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板安装1、模板采用胶合木模板,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损的模板。2、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3、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4、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5、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膜剂,但不得影响模板结构性能。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6、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不干胶带,以减小模板缝防止漏浆,以保证砼面的观感质量。7、模板采用M12对拉螺栓加固,并配以大号蝶形卡紧固,对拉螺杆按1000×500的间距布置,由于挡墙为毛石混凝土,其对拉螺栓一次使用。二、浇筑砼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a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c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2、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c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d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e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f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宜做成凹型、凸型或设置止水带。3、混凝土振捣a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b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c混凝土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未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2)当振捣完毕需要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3)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4)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5)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d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层混凝土的质量。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4、填放于混凝土中的毛石应符合以下要求:a毛石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30。b毛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干净。c毛石与毛石之间距不小于5-10cm,同时毛石不得与模板相接触至少间距10cm,d最上层毛石顶面应覆盖不小于25cm的混凝土层。e毛石体积不得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30%。三、混凝土拆模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季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失,方可拆除。2、混凝土的拆模
毛石砼挡土墙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