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护简答题基础护理学学习目标?答:(1)取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基础知识和基础内容(2)认识本身价值,树立正确价值观(3)?答:(1)以护士标准严格要求自己(2)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3)认真对待每一项基础护理技能操作(4)?答:(1)空间: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一米(2)温度:通常室温维持在18~22℃,新生儿及老年则为22~24℃(3)湿度:50%~60%为宜(4)通风:通常通风30分钟可达置换空气目标(效果随通风面积、室内外温度差、通风时间及室外气流速度而异);(5)噪音:白天理想强度为35~40dB(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6)光线;(7)?答:(1)迎接新患者(2)通知负责医生检验患者(3)帮助患者佩戴腕带标识(4)通知营养室为患者准备膳食(5)填写住院病历和相关护理表格(6)介绍和指导(7)?答:(1)利用杠杆作用;(2)扩大支撑面积;(3)降低重心(4)降低身体重力线偏移(5)尽可能使用大肌肉和肌肉群(6)?答:(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方法,阻断感染链(4)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答:1)保持灯管清洁:通常每两周一次用无水乙醇;2)消毒环境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为40%-60%;3)正确计算并统计消毒时间: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4)加强防护:保护皮肤和眼,照射后通风;5)定时检测灭菌;6):(1)依据医院用具危险性选择消毒、:是指穿过皮肤、黏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器械,或和破坏组织、皮肤黏膜亲密接触器材和用具。:是指仅和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物品。通常依据不一样要求选择中水平消毒法或高水平消毒法。:是指不进入人体组织、不接触黏膜,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皮肤相接触物品。(2)依据污染微生物特征选择消毒、灭菌方法(3)依据消毒物品性质选择消毒、: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2)从同一患者身体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3)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4)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以后;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穿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以后7)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8):(1)操作环境清洁且宽广(2)工作人员仪表符合要求(3)无菌物品管理有序规范(4):(1)无菌持物钳~4h(2)无菌容器~~~24h(3)无菌包~~~~~24h(4)无菌盘~~~~~4h(5)无菌溶液~~~24h(6)无菌手套~~~:(一)使用无菌持物钳法(1)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标准。(2)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闭合钳端,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3)使用过程中:,不可触及非无菌区;,到距离较远处取物时,应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4)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预防油粘于钳端而影响消毒效果;不可用无菌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以防被污染。(5)无菌持物钳一旦污染或可疑污染应该重新灭菌。(6)干燥法保留时应4小时更换1次。(7)无菌持物钳如为湿式保留,除注意1~5外,还需注意:盛放无菌持物钳有盖容器底部垫有纱布,容器深度和长度百分比适宜,消毒液面需浸没持物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长度1|2;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容器每七天清洁、消毒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使用频率较高部门应天天清洁、灭菌(如门诊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等);取、放无菌持物钳时不可触及液面以上部分容器内壁;放入无菌持物钳时需松开轴节以利于钳和消毒液充足接触。(二)使用无菌容器法(1)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标准。(2)移动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手指不可接触及无菌容器内面及边缘。(3)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物品,即使未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中。(4)无菌容器应定时消毒灭菌;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出24h。(三)使用无菌包法(1)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标准。(2)无菌包包布通常选择质厚、质密、未脱脂双层棉布制成。(3)打开无菌包时手只能接触包布四角外面,不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可跨越无菌区。(4)包内物品未用完,应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日期立即间,限二十四小时内使用。(5)无菌
基护简答题新版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