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计划: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题计划铝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交通运输、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可缺乏关键基础原材料。为加紧转变铝工业发展方法,引导铝工业健康连续发展,特制订本计划。一、发展现实状况“十一五”期间,铝工业连续快速发展,在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基础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含有了向铝工业强国转变产业基础。(一)产量显著增加据初步统计,中国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铝加工材产量分别为2894万吨、1577万吨、400万吨和2026万吨,%、%、18%%,“十一五”%、15%、18%%,除再生铝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外,均居全球第一位。(二)技术创新取得突破自主开发串联法生产氧化铝及利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技术、500千安大型预焙槽装备等已经应用和投产,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节能技术居世界领先。低温低电压铝电解节能技术取得了破。现在大型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占90%以上。铝加工基础行业掌握了高精铝板带箔及大型工业型材生产等优异工艺,高速列车铝材基础实现国产化。从赤泥中回收铁及电解槽废内衬等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取得初步结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已经达成或靠近世界优异水平。(三)产品结构有所改善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改变了“十一五”早期高精尖铝材以进口为主局面,出口各类铝加工材217万吨。铝板带箔、大型工业型材、高压阳极箔等产品质量达成,高端铝合金材初步满足了国家关键工程需要。(四)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电解铝能力84万吨。氧化铝综合能耗下降到508千克标煤/吨,%,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013千瓦时/吨,比下降620千瓦时,居世界领先水平。(五)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到底,中均规模分别为115万吨/,达成,比分别提升45万吨/年、12万吨/年。产能在200万吨/年以上7家氧化铝企业占全国产能72%,前10家电解铝企业产量已占全国67%。(六)布局调整和资源开发稳步推进西部地域电解铝产能占全国比重51%,比上升5个百分点。华东、华南地域铝材产量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域铝加工材产量不停增加。煤电铝一体化电解铝产能有所提升。“十一五”。低铝硅比铝土资源得到广泛应用,境外氧化铝项目稳步推进。同时,铝业仍存在以下关键问题:一是电解铝产能过剩,中国电解铝开工率只有70%。二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赤泥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三是高精尖铝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四是布局不合理,煤(水)电铝一体化百分比低,竞争能力弱。二、发展环境(一)环境分析“十二五”时期,铝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新挑战。首先,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连续推进,为铝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大市场空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工具轻量化,需要铝工业提供关键支撑。企业重组步伐加紧,煤电铝加工产业一体化,为铝工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其次,应对全球气候改变,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新形势,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制约原因日趋强化,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铝材出口不停提出反倾销,迫切要求铝工业加紧转变发展方法,加紧转型升级。(二)需求估计“十二五”期间中稳较快发展,铝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加,但伴随再生铝产量增加,电解铝需求增速将会逐步放缓。综合应用弹性系数法、消费强度法、教授经验法和线性回归模型等多个方法估计分析,估计到中国电解铝消费量将达成2400万吨左右,%,电解铝产量2400万吨左右,%。三、指导思想和关键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紧转变铝工业发展方法,立足中国需求,严格控制电解铝总量,着力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优化布局,加紧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引导电解铝产能有序转移,努力扩大再生铝规模,提升赤泥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实现铝工业健康可连续发展。(二)基础标准坚持总量控制。以满足中国需求为主,继续严格控制电解铝产能扩张,全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在有资源保障地域适度发展氧化铝。坚持协调发展。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加紧布局调整,激励企业重组,促进煤(水)电铝加工产业融合,实现产业规模和资源、能源、环境相协调,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创新发展。加紧自主创新步伐,着力突破关键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技术,开发新型铝合金及加工工艺装备,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节能减排需求。坚持绿色发展。全方面推广低电压铝电解、氧化铝节能降耗等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两化
2021年铝工业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