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方位词范畴化初探.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07年 1月第 24卷第 1期 Jan. 2007 Vol. 24 No. 1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方位词范畴化初探
李洁
(合肥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合肥 230601)
摘要:以 in, inside, into和 within为例,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分析了方位词的范畴化问题。依据属性、典型性的
等级性及完形这三个标准,认为方位词在某种角度上可被范畴化。
关键词:范畴;范畴化;方位词
中图分类号: H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920X (2007) 01 - 0085 - 03
有更多的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 1 ] 63
1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
2 英语方位词的范畴化
认知语言学中,“范畴”是个用途很广但含义模
糊的术语。一种事物及其类似成员可以构成一个范英语中常用的方位词有 in, out, on, at, over, up,
畴,一类事物及其包含事物可以构成一个范畴。范 down, under, above, below, in, to, onto,等等。初看上
畴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去,很难对它们进行分类。无法确定这些看似简单
范畴化事物的过程。范畴化是人类对万物进行分类的方位词是否构成一定的概念与范畴,是否也是原
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正是由于这种活动,才使人类型结构。如果是,哪些是中心成员,哪些是边缘成
清晰认识世界成为可能,并且在此基础上,人类有了员,它们的“家族相似性”又在哪里? 如果不是, in,
形成概念的能力。 into, inside等词确实不仅有词形上的相似又有意义
从认知的角度看,范畴化的过程是个心理过程, 上的相似。这些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呢?
和人的认知活动息息相关,是人的认知赋予世界以认知语言学家们习惯从意象图式的角度来解读
一定的结构。语言则是事物范畴化以后结构的直接方位词。有认知学家认为:方位词之间并不构成等
体现。认知语言学认为,范畴化是人类思维、感知、级关系,比如无法判定 in与 on是否属于基本范畴
行为和言语的最基本能力。[ 1 ] 57 或它们到底哪个是上位词,所以从认知角度对方位
亚里士多德最早在哲学领域对范畴化理论进行词的解释不应局限于原型范畴理论。于是, Lakoff
阐述。之后,康德、黑格尔、胡塞尔等都对此进行了就提出了意象图式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 3 ] 108
研究和阐述,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范但是有没有可能将原型范畴理论运用到方位词
畴理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维特根斯坦发现古典的理解上呢?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4 ] ,常
范畴理论的缺陷,提出“家族相似性”概念。在语言用的方位词有: on, under, in, out, at, over, up, down,
学界, Roseh和 Labov先后用实验证实了自然界的许 below, above,接下来便是 into, inside, within, without
多范畴都具有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家族相似性”⋯⋯从传统的分类角度来看,以原型范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方位词范畴化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