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注释:时习:按时温习。说:同“悦”。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注:坦:安闲,开朗,直爽。荡荡:宽广,辽阔。戚戚:忧愁,患得患失。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
孔子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