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文/朱志成 江苏省口岸中学高三(6) 指导老师:杨燕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寻觅,在前进的旅程中邂逅,在目标的激励下互勉,在放纵的经历下不离不弃。曾经信誓旦旦说出的勿忘我,再相见,你们是否还记得?
男孩女孩,谢谢你们留给我的记忆。
圆崽,你如此轻易的让我崇拜,是否自知?
忘了怎样的第一印象,只记得,同班两年,一年的时间用来记住彼此,另一年,就那么自然而然的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成为同学眼中的两位一体。
你写字很快,却很好看。可以用左手做很多我做不到的事,会编舞会办墙报,会无缘无故的尖叫,会随时随地的唱歌......那么多的细节,在我们相处的时间里,不经意就被记住了。
淑女外形和毒蛇功力矛盾和谐地集于一身,锋芒毕露的个性,随心所欲的做法。说真的,这不是夸赞。我们考试作弊的没半点心理负担,公报私仇的很心安理得,得罪人都不会有半点不安。虽然我总是在强调这是近墨者黑的结果,可是,这种没原则的默契,很来之不易,不是麽?
深刻的只有我们初二那一年,你却在巩固期挥挥衣袖,离我而去。如今,就算会累,会受委屈。再回头,也看不到你一脸的高深莫测了。
每次听你在学校的传奇事迹,看你手舞足蹈的演示。都会想,只要愿意,你可以有更多倾听者。
我觉得幸运。真的!
小默,我们是因为相似而交好,或,因为是挚友才相似
那段写同学录写到手抽筋的日子,有人说我们是个奇迹。
爱小说,爱睡觉,爱在他们耍宝时旁观,爱打击人的感觉.....我们在互为竞争对手的前提下,吵吵闹闹的就互为死党了。在彼此都鄙视缘分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我们会熟悉,真的很猿粪。有人惊叹,怎么会有这么像的两个人,就连讨厌的人与事都相差无几。
可能再也没机会听同一节课,不能再议论同一位老师,和同样的人在一起,做都参与的事。同桌的你,我们曾描绘过的未来和梦,喜欢过的东西和故事,小小的矛盾和感动,再也抓不住的当初。我们一起升了同一所高中,却只能期待特定的时间里不经意的遇见,还好,都不曾相对无言。
有一句念了很久的话,总说不出来,觉得矫情。小默,就算文理分科,就算注定分离,那又怎样?
鉴,昊,还能否有机会听你们合唱的《青花瓷》?
不得不说,在你们一起爱上吼《青花瓷》的那天,我请假真是个天大的遗憾,可为什么,你们再也不愿满足我这个小小的愿望?
初二难忘的一年里,最快乐的记忆,是我们的四人没心没肺的调侃。那种座次,也只有那个纠结的班主任才会同意吧。
那段时间,我总是无缘无故的请假,美其名曰生病。你们都知道的,就是起晚了不想上学。第二天重返班级总看见你们一脸的恨铁不成钢,还一个劲的炫耀你们又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似乎,看见我后悔不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