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常见问题解答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
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谁?
答: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答: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
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哪些?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产生重大影响的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什 么?
答: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恩格斯亲自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组织有哪些?
答: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第二国际。
19世纪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是什么?
答: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意义有哪些?
答: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科学的方法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应该是什么?
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要有科学的态度, 要有系统全面的眼光,要联系社会实际和个人实际 。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答: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答: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答:致力于实现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什么?
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答:(1)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 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 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环 节,都依赖于实践。所以,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 观点。(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 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指向适当的对象,采取正确的方 法,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适应人们某种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随实践的需要 而发展。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其
次,实践为认识活动提供各种必要的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再次,实 践不断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
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一方面,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让客观世界为人类服务,提供日益丰富的文 化生活资料,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因此,改造世界的实践是认识的出 发点;另一方面,人们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一切科学理论或认识必须服务于实 践,离开为实践服务这个根本目的,认识将失去意义。
为什么人的认识活动必须坚持发挥主体能动性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相统一的 原则?
答: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反映的、摹写的方面与能动的、创造的方面 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离不开反映和摹写,没有对客体的大 量现象的反映和摹写,认识主体就会脱离认识的客观基础,就不可能能动地把 握客体的本质和规律,更不可能创造性地构建出可以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理想 客体。显然,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是主体在实践中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结论, 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是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表述。
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答: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 人的认识活动及其发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检验标准?
答: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唯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实践 具有直观现实性,也就是说,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就是看被检验的理论能否在 实践中兑现自己的预期结果,如果实践验证了理论的预期结果,表明认识是真 理,反之,可能是谬误。实践是以自己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除 此之外的标准,都不具有客观性,都容易导致主观主义。
为什么说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体
马原常见问题解答说课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