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关系与师幼互动的解说
(一)定义
师幼关系是老师与幼儿之间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关系
师幼互动( teacher- child interaction):指幼儿教师与幼
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其动态过程,它贯穿于
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都是教师
与幼儿互动的过程。
师幼互动是形成师幼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二)师幼交往的性质:“我与你”的人际交往关系
而不是“我与它”的关系。即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集
中体现为对话关系。“对话不仅仅指二者之间的语言的谈话,
而且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
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乘领
对话的目的不是要获得某种已知的确定知识,而是期望发
现新的事物、新的想法,指向未知的领域,寻求新的意义
(三)师幼互动的载体
师幼的引发行为或反馈行为,既可能表现
为言语行为,也可能表现为非言语行为。
言语:师幼互动的主要载体(工具)
体态语:动作,眼神表情等
(四)教师引发的师幼互动主题
1、约束纪律,如“不许拉女孩的小辫子”
2、指导活动,如:“看,象老师这样叠衣服”
3、照顾生活,如,帮幼儿把纽扣扣好
4、抚慰情绪:如,“摔疼了,是不是?摔在哪儿了,老师帮你
揉一揉
5、提问:“告诉老师,昨天我们讲的故事里,大象有几个朋友
呀?”
6、让幼儿帮助做事:如“欢欢,帮我拿拖把”
7、共同游戏:“老师想去公园,可以坐你的车吗?”
8、表达情感:“我看见你就烦”
9、询问:如“周末干什么啦?”
(五)幼儿引发的师幼互动主题
、寻求指导和帮助:“老师,我的鞋带解不开了”
2、告状:“老师,强强踢我的椅子”
3、表述情况:“老师,我刚才看到地上有很多死去的蚯蚓”
4、请求:“老师,我想玩积木游戏”
5、发表见解:“我知道鳄鱼只看见黑色和白色”
6、寻求关注与安慰:龙龙被椅子绊倒而看着老师大哭。
7、询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做寿司呀?”
8、帮助老师做事:“老师,我帮你浇花吧
9、与老师共同游戏:“老师,今天我是医生,你病了,我可以
给你治
(八师幼互动中的交互作用问题
、教师对幼儿的影响
在不同的活动中,师幼关系的表现不同;在
不同的师幼关系中,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不同。
2、幼儿对教师的影响
幼儿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幼儿
的情感、态度、要求,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
以及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二)互动的过程
l、师幼对对方行为的敏威性
(1)无论是在大班、中班还是在小班,教师对幼儿发
起互动行为的敏感性程度均相对较低。幼儿对教师的
各种行为和互动信号更为敏感和在乎,并做出相应的
反馈。
(2)教师对幼儿发起互动行为产生低敏感性的原因主
要有三种,一是没有注意或不知道;二是知道了但故
意不反应;三是知道和注意到了但没有理会和反应。
而幼儿的低敏感性主要是因为没听见或不知如何反应
或不敢做反应(如老师批评时
可见,同样是低敏感性的反馈行为,教师的有意性和
支配性更强。
2、互动的性质
幼儿发起的积极行为都显著多于教师,而教师发起的
消极行为显著多于幼儿。从总体来看,教师和幼儿
的反馈行为性质均以中性为最多,积极反馈次之
但教师的反馈行为,性质比较复杂:对幼儿展示活动
结果、寻求指导和帮助、寻求关注和抚慰和表白等
行为,教师的积极反馈更多,表明教师对这些给予
帮助和征询评价的行为更能接受。而对幼儿表述客
观现象、告状和请求或征询许可等行为,教师的反
馈更多是消极的,表现出教师对幼儿一些自发性行
为和愿望的不认可。同时,对告状、发表个人见解
等行为,教师在相当多的时候是不给予幼儿任何反
馈的。
3、互动的内容:信息交换多于直接的情
感交流
二者的比例是899%%。而且,在少量
的情感交际行为中,教师的正向评价以及表
达积极的情感和表达消极的情感,等直接表
达自己情感的行为远比关注幼儿的情感状态
(对幼儿情感状态的关注、接受幼儿的情感
表露、拒绝幼儿的情感表露)的多。即,教
师倾向于向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但对
幼儿的情感情绪关注不够。
师幼关系与互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