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关系研究.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关系研究【摘要】喜格蒙德· 弗洛伊德( 1856 ~1939 年)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治疗神经症以及对其病因的探讨中,创立了精神分析,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本文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本质内容及其意义予以简要分析。【关键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本能【正文】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一)、任何一种学说的产生, 都不是偶然的, 无论是荒诞的理论还是科学的学说, 都不可能是学者的凭空杜撰, 而必然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 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亦是如此。 19 世纪后期的奥地利, 在经济上, 已经由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急剧尖锐化, 尤其是大资产阶级更加腐化, 中小资产阶级随时面临破产, 大批工人失业, 人们的生活极其悲惨。在政治上, 奥地利人民受资产阶级压迫日益严重, 广大人民民不聊生。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制度下, 人们精神沮丧, 惶惶不可终日。在文化上, 奥地利陈腐伪善的道德和华而不实的文风占统治地位, 特别是在家长式统治的犹太人社会里,宗教气氛浓厚, 社会禁忌严厉, 尤其是两性关系禁锢更深, 性本能受到极大压抑, 造成了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内心的紧张与冲突, 神经症患者和精神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弗洛伊德(1856~1939) 精神分析理论正是反映这一社会情况, 并适应社会需要, 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19 世纪以来宗教迷信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许多学者把对精神病原因的探寻从肉体转移到精神或心理领域, 这种历史背景使得弗洛伊德对人的精神异常研究有了可能。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西方社会思潮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冲击着人们有关人性、自然、人类文明和社会等问题的根本看法。(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历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是在他长期对精神病人的诊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弗洛伊德最初就是作为一个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他和当时最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沙可一起致力于研究女性的歇斯底里病症。在这期间他还首创了被称为“自由联想法”的心理疗法,即让患者躺在床上,通过催眠让患者进入无意识的状态与其进行交谈,把被压抑的并且引起病人异常行为的原因回忆起来, 从而宣泄人内在的苦楚,使病人得到康复。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便开始思考无意识存在的可能性,而这种所谓的无意识所起的作用与有意识的思考有着本质的区别,于是对于这种无意识的精神现象的深入研究,成为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出发点之一。于是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无意识和心理结构学说,他否定了传统心理学“心理的即意识的”的观念,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或可称为无意识、下意识)三个层面,并认为潜意识才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弗洛伊德还在对临床试验病人的观察中发现,多数精神病的原因是病人在童年时所遭受的创伤经验, 大多都与性有关。于是他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 创立了泛性欲学说。弗洛伊德在结合了无意识理论泛性欲学说的基础上,还找到了一条通往无意识的曲径———梦,并由此开始了他对梦的解析探索。最初,弗洛伊德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精神病症而开始触及到对梦的关注的,他发现精神病人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疗时,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关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yinyzhi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