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教学中评价方式的运用
刁艳秋
体育课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 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成绩考核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而以往的成绩考核评价:
1、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出于学生的运动能力受身高、体重和体能的遗传性影响,学生在 运动能力表现上看很大的个体差异, 特别是与体能有关的项目,有的 学生不用怎么练习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成绩, 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学习和 练习都无法达到较好的成绩,体育成绩变的与学生学习努力的直接关 系越来越不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体育考试失去意义, 使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受到挫折,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2、 评价最终成绩
只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评价和诊断性 评价。在以前的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中,一些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锻 炼,却难以取得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单凭身体条件先天优势就能取得 优异成绩(“锻炼身体,学习技术”以分数为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唯一 标准,导致学校教育目标的单一性和片面性),造成学生成绩的两极 分化,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的要求。
3、 忽略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评价
只重视达标和技能评价,忽略了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评价。
4、 由教师进行外部评价
以往的成绩考核评价由老师一人说了算, 由于学生很多,教师不 能一一做出准确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影响。正是出于 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只重视学生的终结性评价, 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 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只重视期末成绩的考核,单纯用分数的高低来 评价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只重视达标和技能评价, 忽略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因此,以往的体育教育评价, 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
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激发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管理的功能。 而新课标对成绩考核评价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1、 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体能一一与不同学相关的体能项目。
▲知识与技能一一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 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及运用情况。
▲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 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一一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 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评定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 高,因而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内容的确定不仅受关注体育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关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积极情感 体验,与人合作技能的发展,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尊重个体差异,给 予个体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表现自己,拥有自信。
2、 教学评价功能
教学评价的功能是多元化的,但从根本上说只有两大功能:教育 功能和管理功能。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管理功能是指通过评 价鉴定教学质量、区别优劣、选拔淘汰。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强调 管理功能,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用于鉴定、区分、选拔人才的。现代教 学评价越来越重视评价的教育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和 激励功能,其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的管理 功能今天依然是不可缺少的,评价的教育功能是根本,评价的管理功 能应建立在教育功能基础上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3、 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
新课标除了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外,还将学 生平时的学习与练习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纳入 到考核评价之中。这样使一些本身身体素质较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 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让那些先天条件好,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
生认识到:先天的条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从而使 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4、 强调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以往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老师只看试卷的成绩,并不关心学生是 否真面正掌握和理解。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并没有 真正的掌握。以至于对于常见的中暑等疾病也无所适从, 学了十几年 年的体育仍然不会看体育比赛。那么,“新课标”更强调的是理解、 运用和实际操作,注重的是学生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5、 强调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就好比金子埋在土里,如果不被人挖出来,哪怕你再值钱,也是 毫无意义的。因此,“新课标”不是注重运动技术水平掌握的高低, 而是注重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6、 强调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
评价性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