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8锣鼓声声教学反思.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锣鼓声声》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有以下特点:
( 1)深入研究学情, 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
对声
音有着直观的感受, 但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
因此,这点正好能体现教学
的价值——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研究声音产生的有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探
究感兴趣, 但通过听该班老师上课发现,
学生的探究习惯还需加强培养,
探究能力还有待提
高。因此,在制定本课教学设计时,采取先“扶”后“放”的教学思想:对学生的实验设计
进行引导,这是“扶” ;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用更多的实验材料使物体发声,这是“放”

( 2)注重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学生讨论“声音是
怎样产生的” ,引导学生明白猜想要以事实为依据。
2. 感受观察方法的灵活多样。当学生亲
身体验敲鼓时用细砂放鼓面上能感受鼓面的振动,
用手触摸敲锣后锣面有些麻。 学生明白了
肉眼看不到的振动可以借助细小物体来观察,
可以用触摸的形式来观察。
这种实验方法的引
导为后续观察更多物体的振动现象提供了借鉴。
3. 利用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鼓、
锣这是常见的乐器, 也是上课伊始时情景引入用到的材料,
用这些材料作为学生实验用的探
究材料,学生感兴趣,实验现象明显。发给学生的口哨、钢尺、乳胶管、音叉四种材料,材
料简单易得,便于探究。 而且涵盖了气体和固体两大类,
有助于归纳实验结论,体现了材料
的科学性。
( 3)注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比小组合作效率,比小组合作秩序等评比活
动,采用夺红旗的评价方式,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注意到了探究要人人参与,
探究要合作,并
且合作时要遵守秩序,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活动保持高效。
当然,本课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引导实验设计时,时间有点长。学生在汇报时,声
音不够洪亮,配合不够默契等等。这些都是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

18锣鼓声声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20-11-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