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儿惊风.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儿惊风
惊风又称惊厥,是小儿常见的危急重症,可发生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以抽搐,并伴有神志障碍为特征。
其发病突然,变化迅速,证情凶险,列为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好发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急惊风发病急暴,临床表现多为实证。慢惊风多由久病而来,也可由急惊风转变而来,临床多表现为虚证。
【病因病机】
急惊风的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内蕴痰热积滞、暴受惊恐。主要病机为热闭心窍、热盛动风、痰盛发搐。热、痰、风、惊四证是急惊风的主要病理表现。病变部位在于心、肝二脏。
慢惊风由于禀赋不足、久病正虚而致,以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为其主要发病原因。病变部位在脾、肾、肝三脏。
【辨证】
主症 全身肌肉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可有神志不清。
来势急骤,为急惊风,为痰热生风。
起病缓慢为慢惊风,为脾阳虚;肝肾阴亏。
【治疗】 1.基本治疗
(1)急惊风
治法 醒脑开窍,熄风镇惊。以督脉及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印堂 合谷 太冲
配穴
操作 毫针泻法。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方义
【治疗】 1.基本治疗
(2)慢惊风
治法 健脾益肾,镇惊熄风。以督脉、任脉及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印堂 气海 足三里 太冲
配穴
操作 水沟、印堂、太冲用毫针泻法,气海、足三里用补法。配穴用补法;脾肾阳虚者,可施以温和灸或隔盐灸或隔附子饼灸。小儿不合作者也可不留针。
方义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交感、神门、皮质下、心、肝、脾。
【按语】
1.针灸对惊风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须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2.惊风发作时立即让患儿平卧,头侧向一侧,解开衣领,将压舌板缠上多层纱布塞人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给予吸氧,随时吸出痰涎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惊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101 KB
  • 时间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