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试验 一、试验目标
1、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实状况评价因子监测;
2、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实状况调查和评价方法和程序。 二、试验内容
1、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实状况调查和评价。(评价因子:) 三、试验步骤
1、测定校园大气境质量现实状况值; 2、选择对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3、选择现实状况评价方法(内梅罗污染指数);
4、依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实状况; 5、提出改善校园大气环境质量方法和提议。 四、试验结果
1、校园大气境质量现实状况值
2、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3、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方法 内梅罗型:
iimax:参与评价最大单因子指数;iiave:参与评价单因子指数均值。 取平均值得:
ia1 = ca1 / s01 = ;ia2 = ca2 / s02 = iaave = ;iamax = ia =
ib1 = cb1 / s01 = ;ib2 = cb2 / s02 = ibave = ;ibmax = ib =
ic1 = cc1 / s01 = ;ic2 = cc2 / s02 = icave = ;icmax = ic =
id1 = cd1 / s01 = ;id2 = cd2 / s02 = idave = ;idmax = id=
ie1 = ce1 / s01 = ;ie2 = ce2 / s02 = ieave = ;iemax = ie =
4、依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实状况; 此次现实状况监测评价中,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校区5个大气评价因子评价所得综合污染指数全部小于1。如表,表明大气环境质量分级属清洁。 5、提出改善校园大气环境质量方法和提议。
对于烟尘:可改善锅炉房燃烧设备、道路立即洒水。使燃料(关键是煤)充足燃烧,或使用另类清洁能源(太阳、风能、氢气)来降低污染。 对于地面扬尘:关键地面干燥(因为地面因学校扩建而烟尘多且干),另外部分固体垃圾随意丢弃也是一部分原,能够提升师生素质,珍惜环境。所以抑制场面扬尘能够经过增加绿化面积,提升吸收效率,还能够定时洒水,保持地面清洁。篇二:试验三+++
试验三
一、试验目标
了解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器原理,熟悉大气采样器使用.
二、概述
了解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是制订环境大气颗粒物浓度控制方法关键,也是空气质量评定和人体呼吸健康影响先决条件。
不一样粒径大气颗粒物是依据其
不一样空气动力学直径,采取设计
惯性碰撞器搜集得到(图1)。从喷嘴
来载有颗粒气流,直接喷向撞击
板,使气流发生改向折转。若颗粒
密度相同,因为颗粒大小(粒径)存
在差异,其运动时惯性也存在差异。
当气流改向时,较大颗粒因为惯性
大,能越过气流流线轨迹而冲撞在
撞击板上。而粒径较小颗粒因为惯
性小,仍能随气流该项运动而进入第
二级冲击器。第二级冲击器设计成较
第一级含有更小喷嘴直径,进而增
加了气流速度,也就增加了颗粒
惯性。所以,一部分粒径较小颗粒,
又在第二级被捕集下来,如此一级一级地分离下来,最终那些太小而不能在最终一级被捕集颗粒,则由冲击器末端过滤膜捕集。
冲击器依据需要可设计成4级、8级、12级等,冲击器喷咀形状,可为圆形或方形,喷嘴数可为单一喷嘴或多喷嘴。本试验采取是武汉天虹仪器仪表企业生产tsp-pm10-,自上而下可分别采集10-100 ?m、5-10 ?m、-5 ?m和? ?m颗粒,采样泵流速控制在100 l/min。? ?m()颗粒搜集在最末端,滤膜直径88 mm,其它粒级颗粒搜集在75 mm直径滤膜上。
三、试验内容
1、滤膜安装
将75mm和88mm(一组样品有3张75mm和1张88mm滤膜)玻璃纤维滤膜置于马弗炉于450 ?c下焙烧4h以上,处于滤膜中可能杂质。待滤膜冷却后,放在电子天平( g及以上)旁平衡30 min后进行称重,每张滤膜连续称重3次。,需要重新称重。空白滤膜称重完成后置于一次性塑料培养皿(滤膜盒)中保留。 tsp-pm10-
接通电将每一级撞击板拧开,安装不一样规格滤膜,其中q7
PM2.5实验报告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