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血浆: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020/11/42
血浆: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020/11/4
2
二、血量
血量:全身血液的总量。 正常成年人血量占体重的7%~8%
循环血量:在心血管中循环的血量。
贮存血量:贮存在脏器及静脉丛内的血量。一般不参与血液循环。成人一次失血不超过总血量10%,机体可代偿。
2020/11/4
3
(一)颜色
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
(三)比重
—,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三、血液的理化性质
2020/11/4
4
(四)血浆的pH值: ~
靠血浆缓冲对作用及肺、肾的调节功能维持pH值相对稳定。
血浆缓冲对主要有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 三对,其中第一对最重要。
(三)粘度
是由内部分子之间的摩擦产生。以水的粘度为1,全血的相对粘度为4—5,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它在血浆中的分布状态;—,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2020/11/4
5
(五)血浆渗透压
1. 概念: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
2. 构成: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1)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液中晶体物质(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2)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正常的血容量。
等渗溶液:溶液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如 % NaCl溶液,5% 葡萄糖溶液。
2020/11/4
6
第二节 血细胞 一、红细胞(一)
1. 形态:无核、双凹圆碟形、
2. 数量: 红细胞(/L) 血红蛋白(g/L)
男性 ~×1012 120~160
女性 ~×1012 110~150
3. 功能:运输O2和CO2、缓冲血液中的酸碱物质
2020/11/4
7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 可塑变形性外力下红细胞可发生变形通过毛细血管
2. 悬浮稳定性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能较稳定地悬浮在血浆中,不容易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原因: 红细胞表面积/ 体积之比较大, 红
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也大,下沉缓慢。
2020/11/4
8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指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正常成年男性:0-15 mm/h
成年女性:0-20 mm/h
血沉快慢取决于—
红细胞是否容易相互叠连
导致红细胞相互叠连的原因—
血浆成分改变
2020/11/4
9
3. 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发生膨胀破裂的性质。红细胞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抵抗力,抵抗力越大表明渗透脆性越小。
% NaCl 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形态
渗透压递减
% NaCl 红细胞胀大破裂、开始溶血
% NaCl 红细胞完全溶血
2020/11/4
10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