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脑 功 能 监 测
(一)颅内压监测
1、测压方法
● 脑室内测压
● 硬膜外测压
● 腰部蛛网膜下腔测压
● 纤维光导颅内压监测
急救护理学
(二)脑电图监测
脑电图是应用脑电图记录仪,将脑部产生的自发性生物电流放大100万倍后,记录获得的图形,通过脑电活动的频率、振幅、波形变化,了解大脑功能状态。 脑电活动变化反映脑部本身疾病,异常脑电图呈弥散性或局限性,以及脑节律变化等估计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对某些颅外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近年来国内外更强调对复苏后脑功能的恢复和预后判断,以及“脑死亡”判断方面,有重要诊断价值。
急救护理学
(三)脑血流图监测 1、脑电阻(REG )检查 原理:头部通过微弱高频交流电时,可产生与脉搏一致的导电改变而描记的一种阻抗脉波。 一般认为头部阻抗脉波2/3来自颅内血流,1/3来自颅外血流。故REG变化主要受颅内动脉血流的影响。它主要反映脑血管的血流充盈度,动脉壁弹性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判断脑血管和脑功能状态。
2、Doppler血流测定
原理:通过发生的超声位相与折返的超声波音频变化,来判断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了解脑血流或其它部位的血流动态,进一步估价脑部的功能状态。
急救护理学
六、肾 脏 功 能 监 测
(一)尿量
尿量变化是肾功能改变的最直接的指标,在
临床上通常记录每小时及24小时尿量。
当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时,多为肾血流灌注
不足,间接提示全身血容量不足。
当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时称为少尿,表示
有一定程度肾功能损害。
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时为闭尿,是肾功能
衰竭的基础诊断依据。
急救护理学
(二)肾浓缩-稀释功能
主要用于监测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方法:在试验的24小时内病人保持日常的饮食和
生活习惯,早8时排尿,自早8时至晚8时每
2小时留尿一次,晚8时至次晨8时留尿一次。
分别测定各次尿量和比重。
1. 正常值
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为3~4:1; 夜间12小时尿量应少于750ml; ; 。
急救护理学
2、 临床意义
夜尿尿量>750ml→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 昼间各份尿量接近,→肾脏浓缩功能不全。
当肾脏功能损害严重时,,见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肾动脉 硬化等的晚期。
急救护理学
(三)血尿素氮(BUN)
尿素氮是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物,在正常情况下,血中尿素氮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当肾实质有损害时,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致使血中浓度增高。 1、正常值:2.
急救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