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独特性正确把握
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综观各地,在文化兴 区、兴市、兴省的宏大构想中,大都侧重于 将当地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主题和发展 优势,从而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 其实,“文 化”是一种独特的现象,无论是传统文化资 源的继承、整合还是先进文化的创新,无论 是文化事业的建设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 无
论是地区形象的宣传还是城市精神的塑造, 其立足点都要建立在对文化发展独特性的 准确把握上。
一、一般认为,文化的生产和服务与其 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差不多,套用一般市场 规律即可。
事实上,在许多领域里,文化的投入和 产出并不那么直接。其一,它表现为近期投 入、远期产出。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至今仍 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一道著名文 化景观可能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人气指
数的支点,但它们在建成之初,也许只被理 解为宏大辉煌、可以传世的“一般性”财产; 而其建设者倾其财力和智慧,雕琢磨砺,考 虑的也并非在有生之年用它稳赚一把。 古人
的杰出创造惠泽当代, 而今人关于文化的鸿 篇巨制也自然应当跨越时代、着眼未来。其 二,它表现为此地投入、彼地产出。文化具 有引发、辐射的功能。博物馆、图书馆、影 剧院惨淡经营,入不敷出,但其周边的土地、 楼盘却一路升值;办学校可能花了政府不少 的财政收入,但名校名师却成为地区营销的 最大“卖点”。其三,它表现为局部投入、 整体回报。最经典的例子是美国克里夫兰市 的复苏。2 0世纪6。年代末,居住者、投 资者竞相诅咒这座毫无生机的城市, 甚至为
它举行“葬礼”。但当新市长的“明天克里 夫兰"计划实施后,世贸中心、摇滚乐名人 堂、棒球场以及洛克菲勒文化带却迅速焕发 了这座“工厂化”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有了上述分析,我们就不难认同以下几 点建议:
第一,在追求文化产品和服务效用最大
化的问时,应注重从基础、底编等本质层面 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回报的能力。 一
些文化建设尽管有时只是城市形象和市民 精神状态的改善,但它最终仍将通过提升城 市吸引力和创造力而实现经济社会价值。 文
化是城市的底色。一切急功近利的创作至多 只能算是“文化快餐”,应景敷衍只能增加
“文化垃圾”。有些以“文化”为包装、片 面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甚至还蜕变为拙劣 的骗术。真正的文化必然反映民族的智慧和 心理特征,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文明品质。 因此,当我们致力于地区文化建设的时候, 那些传承不衰的文化经典,那些植根于群众 的传统精神,无疑都能赋予我们再创造的灵 感。
第二,文化作用力有自身的辐射半径, 它可能跨区域也可能跨行业。在文化发展的 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注重对 文化圈的研究,不仅追求单个产品、景观的 收益,而且应当追求文化的带动作用和城市 的整体升值。在文化建设中,文化圈是一个 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它是以某个有足够影 响力的文化景观或其他载体为核心而形成 的一个特殊发展区域。在这个区域中,不但 文化自身具有厚度和活力,而且经济、社会 的发展由于接受文化辐射而具有一定优势 和整体特色。所以,在文化圈中,无论是文 化产业、文化事业或文化设施,都不是唯一 业态。它与其他服务业态、经济形式和社会 组织一起构成“文化共同体”。我们应当在 把握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构建新的文
文化发展独特性正确把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