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铁房地产开发公司
太原厂搬迁改造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初步勘察)
甲方:太原轨道公司
乙方:XX勘探设计院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初步勘察)
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占地1780亩,拟建物包括办公、厂房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机车检修、货车造修和工程车新造厂房均采用钢结构形式,其他辅助用房采用框架和砌体结构,最大吊车吨位100吨。
二、勘察目的及任务:
本次初步勘察着重解决如下问题
1、初步查明建筑场地范围内的地层结构、成因年代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并提供基础设计所需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标,并对地基土的均匀性和承载力做出评价。评价建筑场地的适宜性和稳定性。
2、查明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初步整治方案的建议。
3、初步判定建筑场地类别,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
4、初步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水位的变化幅度与规律,评价地下水和土对基础砼的腐蚀性,分析其对建筑物基础设计和基础施工的影响。
5、初步查明黄土的湿陷性,划分湿陷等级。
6、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
7、对可能采取的的天然地基和桩基础类型、土方开挖与支护、工程降水方案等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三、勘察依据:
1、场地总图及初勘技术要求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6、《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8、《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9、《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四、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
1、钻孔数量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有关规定,本场地属简单~中等复杂场地程度,因此勘探线间距按100~110米、勘探点间距按80~90米布置,全场共布置钻孔112个,其中控制性钻孔30个,一般性钻孔82个。
2、钻孔深度
本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35米左右,施工时存在大量的挖、填方工程,且场地内近期堆有大量的生活和建筑垃圾,直接影响着钻孔深度的确定。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并结合场地的具体条件,初步确定控制性钻孔深度为351>.0米,。
3、取样及原位测试
现场勘察期间,对土层拟采用薄壁取土器采取原状土样,,当同一土层较厚且分布均匀时取样间距可适当加大;对砂土层做标准贯入试验、卵石层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并取扰动土样,~,确保主要持力层的取样数量不少于6件。
对所取原状土样进行密度、含水量、液限、塑限及固结试验等常规物理力学试验,提供地基变形计算的设计参数;
粉土层进行粘粒分析试验(),为判定粉土层液化可能性提供计算参数。
对砂土层进行筛分试验,提供砂土颗粒组成及定名。
对黄土进行湿陷性试验,计算湿陷量,划分湿陷等级。
采取4组水样并进行水质分析试验,以评价地下水对基础砼的腐蚀性。
此外,还需做直剪(天然快剪)、三轴剪切(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提供各土层粘聚力C值、内摩擦角Φ值,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所需设计参数。
布置5个钻孔做单孔法剪切波速试验,提供场地地表下25米以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值,为判定建筑场地类别提供依据。
钻孔深度、取样及原位测试工作量见下表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
勘测内容
统计单位
数量
用途
钻孔性质
深度
1
控制性
钻孔
35m
孔
30
基础影响深度范围内主要地层及深部地层控制,采取土试样,进行原位测试工作
2
一般技术性钻孔
25m
孔
45
基础影响深度范围内主要地层控制,为地基基础方案以及拟建场区稳定性分析提供所需的地层分布条件,必要时补取原状土样
3
鉴别孔
25m
孔
37
4
原状土取样
件
320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5
扰动土取样
件
80
砂土定名及粉土粘粒分析试验
6
取水样
组
4
水质分析试验,判定地下水对砼的腐蚀性
7
北京京铁房地产开发公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