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怨刺诗
第一节怨刺诗的含义及认定
、含义
怨刺诗指的是《诗经》中那些揭露时艰
讽谕朝政的作品。这类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中
的各种矛盾,体现了较强的现实批判精神
颂美诗和怨刺诗,虽有美刺之别,但都
是周代社会政治的产物,是周代贵族的精神
品格在不同政治形势下的表现。
二、产生时代
《汉书·礼乐志》:“周道始缺,怨刺之
诗起”。此说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类诗
多应产生于王室衰微、政治昏乱的西周中叶
以后,特别是西周末年(厉王、幽王时期)和
东周初年,所谓“变风”、“变雅”即是这
类诗。
作者
般认为,“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
列士的讽谕劝戒之作。而《国风》中的作品
多出自民间。
四、篇目
周满江说:“在《大雅》和《小雅》里,一共
有二十二首贵族诗人的政治讽刺诗。这些作品在
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诗经(概
论)·<诗经的思想内容〉》)
张西堂说:“在二《雅》中,士大夫阶层所作
的政治讽刺诗大约有二三十首,最令人乐道的是
《小雅》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
《雨无正》、《小旻》、《大东》、《四月》
《北山》,《大雅》的《民劳》、《桑柔》、《瞻
…”,在这里他一连举
篇的篇名,并说:“关于政治上的诗,一般的是以
为在二《雅》中比《风)诗中多,其实,在《风》
诗中涉及的也并不少…而月是更具有强烈的人民
性”(并见《诗经六论·诗经的想内容》)
褚斌杰将这类诗称为讽喻怨刺诗,并认为
可按内容分为两类
其一是对统治者进行讽喻和规谏;
÷其二是对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怨刺和批
判
这些诗主要见于二雅,《大雅》中的《民
劳》、《板》、《荡》、《抑》、《桑柔》
《瞻卬》、《召旻》;《小雅》中的《节南
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
正》、《小旻
《小宛》、《小弁》
《巧言》、《巷伯》等都属于这一类作品。
第二节怨刺诗作品析读
节南山
【诗经·小雅·祈父之什】
余冠英译文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高峻的终南山,上有垒垒的岩石。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烜赫的尹太师,人民万目所视。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人民心似火煎,不敢随便笑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国运终要斩断,天公何不开眼?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高峻的终南山,草木充实茂盛
令赫赫师尹,不平谓何。
煊赫的尹太师,为政不平还能说甚!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
老天反复降灾,多少死丧祸害!
民言无嘉,懵莫惩嗟
人民没一句好话,自己还不惩戒。
令尹氏大师,维周之氐。姓尹的太师,是周家的根抵。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大权,四方仗他维系。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君王要他辅助,百姓要他带路。
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不体恤人的老天,可不能断人活路!
冷弗躬弗亲,庶民弗信。(王)自己不问国政,对人民不肯信任。
弗问弗仕,勿罔君子。不咨询也不任用,对君子不该欺哄;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坏事要纠正也要制止,不要和小人靠拢;
琐琐姻亚,则无廳仕
庸碌的亲戚,不要再给恩宠
令昊天不傭,降此鞫汹。老天不公不平,降下特大灾难。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老天不仁不慈,降下这般忧患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果执政,能够消除民愤。
令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君子没啥不平,暴怒也能平静。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老天不惜人命,大乱何时平定。
÷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不要扼杀百姓,使人不得安宁
优忧心如酲,谁秉国成
我忧心好象酒醉,谁执掌国家成规?
冷不自为政,卒劳百姓。(王)不肯亲自执政,害苦了天下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
驾起了四匹公马,四匹马肿了颈项
☆我膽四方,蹙蹙靡所骋。我放眼四下观望,却没有投奔的地方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
当你恶意盛旺,眼光就向着刀枪
令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当你怒气消除,就象对饮着酒浆。
吴天不平,我王不宁
天公不想太平。我王不能安枕
÷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他的心偏不清醒,反怨恨人家纠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汹。家父作了这首诗,来揭王家的凶徒。
÷式讹尔心,以畜万邦。只指望王心感化,好好把四方安抚
周大夫家父,刺太师尹氏,旷废职务,任用小人,贻祸人民
正月
【诗经·小雅·祈父之什】
余冠英译文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初夏不断下霜,我心填满忧伤
÷民之讹言,亦孔之将
民间谣言纷起,传播广远非常。
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忧时的只我一个,更教我悲愁难放。
哀我小心,痕忧以痒。可叹我小心谋虑,因此损害了健康。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
为何父母生我,让我遭这场灾祸!
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上代灾祸未到,下代灾祸已过。
好言
诗经研究——怨刺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