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这本资料主要研究以下典型应用题:
1、和差问题
2、和倍问题
3、差倍问题
4、相遇问题
5、追及问题
6、列车问题
7、年龄问题
8、植树问题
9、盈亏问题
10、工程问题
11、正反比例问题
12、按比例分配
13、百分数(分数)问题
14、“牛吃草”问题
15、鸡兔同笼问题
16、组合图形面积
17、商品利润问题
18、存款利率问题
19、溶液浓度问题
20、抽屉原则问题
21、公约公倍问题
22、列方程问题
23、等积变形
1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 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 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练习:1、一块长方形土地,周长是186米,已知长比宽多32米,它的长是多少米?
(1)列算式:
(2)方程:设长为米,正确的方程是( )。
A、 B、 C、
2、六年级一班共有52名学生,其中女生比男生多4名,男、女生各多少名?
自己举例再理解:
2 和倍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
总和 ÷(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 - 较小的数 = 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 ×几倍 = 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 (1)杏树有多少棵? 248÷(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
练习: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
自己举例再理解:
3 差倍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
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多124棵。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 (1)杏树有多少棵? 124÷(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
练习: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自己举例再理解:
4 年龄问题
【含义】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生变化。
【数量关系】年龄问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解题思路和方法】 可以利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1、母亲今年37岁,女儿今年7岁,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解 (1)母亲比女儿的年龄大多少岁? 37-7=30(岁)
(2)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0÷(4-1)-7=3(年)
列成综合算式 (37-7)÷(4-1)-7=3(年)
答:3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例2、 3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49岁,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解 今年父子的年龄和应该比3年前增加(3×2)岁,
今年二人的年龄和为 49+3×2=55(岁)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