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民事案件的咨询和接案
一、电话约见。二、约见前的准备:询问大概案情以便于分析法律关系。
三、倾听。四、判断。五、建议:给出中肯建议,最终由当事人决定
六、接案。七、办手续。八、收费。九、差旅费。
第二节调查取证
一、会见纠纷涉及的所有人物:以便于了解真实案情。
二、适当寒暄:以便切入正题、了解对方。
三、在倾听中寻求捕捉。
四、证明材料:
1、一定要体现为证人自己意愿表示,律师只指导格式。
2、格式:证人基本情况,保证真实负责,叙述事实(时间地点人物),签名时间。
五、调查笔录
征得被调查人同意,被调查人保证真实,签字按印(最好不做)
六、录音录像:必须有征得证人同意的体现
七、提出出庭的要求
八、单位证明
证据得到的复印件要单位盖章并书写与原件一致,如为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要书写人签名加盖单位公章。
九、书证物证
律师不收原件、复印单位书证应在复印件上书写:该复印件复印于本单位档案,经核对无误。并由核对人签字加盖公章。
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人取证,应体现证人自愿。
十一、鉴定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十二、考察纠纷发生地点
进行客观的自我判断
十三、绝不伪造证据
第三节撰写民事起诉状和立案
一、查清基本事实
二、查清当事人底细
三、确定法律关系
2011年2月28日《民事案件案由》
四、确定诉讼请求
五、诉讼时效
六、明确管辖法院
七、起诉状基本格式
简单阐述,不必详细写明
八、立案
《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补充规定》
九、财产保全
第四节被告律师的应诉代理
一、研究起诉状
1、看标题判断诉讼实体
2、看主体
3、看案由
4、看诉讼请求是否合理合法
5、看原告描述的事实、提起诉讼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6、看立案法院,看管辖
7、看落款时间,是否超诉讼时效
二、听取当事人陈述
三、判断诉讼的未来
官司的影响原因:事实、证据、律师能否将理讲出、法官、社会大背景。
四、提出合理建议
五、办理委托手续
六、深入研究
主体、法律关系、案由、诉讼请求
七、确定答辩思路
1、驳回起诉
民诉119条:
原告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民诉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
民诉124条:9种情况
2、驳回诉讼请求
全部驳回诉讼请求或部分驳回诉讼请求a、原告所主张的诉讼请求无事实依据。b、原告的诉讼请求无法律依据。c、当事人的起诉超过诉讼时效
侵权纠纷,不够成侵权,答辩不承担民事责任,希望人民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构成侵权受害人有过错则答辩不应承担全部责任,只承担部分责任,如被告应承担,则应该答辩承担方式,赔偿项目和数额。
合同纠纷,先考虑答辩合同是否成立,再看合同是否有效,再看是否违约,最后是赔偿数额。
八、撰写答辩状(答辩状按原告人数)
1、答辩人基本情况
2、答辩人针对原告起诉答辩人(案由)一案,答辩如下。对原告诉讼请求的态度。
3、阐明答辩人的观点,简明扼要的提出自己的主要观点,并作简明阐释。答辩状就是代理词的提纲或者说内容提要。
九、需要考虑的其他问题
1、是否申请追加当事人
2、是否提起反诉
3、是否提管辖异议
级别管辖:以经济标的。最高人民法院有关级别管辖的司法解释。
地域管辖
第五节民事案件律师的庭前准备
一、了解法官:
立案后由立案庭转到审判庭,注意申请回避,上网查阅该法官的同类案件判决书,看判决理由,了解其态度。
二、研究答辩状
立案后答辩期结束后问询法官答辩状,可以在开庭时提交答辩状。从被告立场考虑,做到知己知彼。
三、进一步调查取证、追求真相
四、大事记
在事实了解的基础上,按时间或事件的发展顺序把本案所涉及的事实罗列出来,还原真相,并需要标明支持该事实的证据。
五、证据的归纳整理
法庭举证顺序,证据顺序,提交的证据逐一分类编号并做简要的说明,律师可以编写《举证说明》:举证顺序、证据证明内容、反驳对方质疑的基本观点。
六、申请调查取证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7条的申请条件:国家有关部分必须法院调取、涉及两密一私、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
申请书于答辩届满前七日提交法院,法院取得证据之后,律师应当及时前往复印。
七、申请证据保全
法院证据保全时律师应该与当事人一同到场,如不妥应及时提出建议。
八、鉴定与重新鉴定
对于立案前的鉴定要核实,最好在立案后委托人民法院鉴定,在举证期限内提出鉴定申请。如果找出资格程序结果等原因可申请重新鉴定
实习律师指南,薛晓蔚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