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库设计概述
空间数据库概念设计
关系数据库设计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
地理信息元数据的设计
空间数据库设计考虑因素
第九章 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
1
空间数据库设计的任务,就是经过一系列的转换,
将现实世界描述为计算机世界中的空间数据模型,也就
是将现实世界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应用数据抽象成一个
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
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生存期。
一、空间数据库设计概述
2
1、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内容
(1)静态设计
即结构特性设计。包括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2)动态特性设计
确定数据库用户的行为和动作-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包括设计数据库查询、事务处理和报表处理等。
(3)物理设计
根据动态特性,把静态特性设计中得到的数据库模式加以物理实现-设计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和存取方法。
3
4
2、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目标
(1)满足用户要求
(2)准确模拟现实世界
数据模型的性质和数据库设计的质量。
(3)良好的数据库性能
减少冗余数据、有利于快速访问数据。
(4)能够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受
5
概念模型是系统设计者和用户之间对系统的认识进
行沟通的有效手段。它可以表达建模对象的信息结构和
动态特征。
概念设计是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基础。
二、空间数据库概念设计
6
1、概念设计的步骤
(1)确定应用领域
数据库设计必须有明确的应用领域。应用领域越明确、越狭窄,相应的模型就越简单。
(2)确定用户需求
宗地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等。
(3)选择对象类型
7
(4)对象类型定义和属性描述
例如,对象类型:道路
定义:所有汽车可以通行的道路,但不包括长度小于100m的道路。
属性:道路承载量
允许的取值范围:最小为0t,最大为30t.
(5)对象类型的调整
(6)几何表示
8
(7)关系
继承关系
(8)质量要求
包括位置精度、属性精度、现势性等。
(9)编码
标识符
9
2、实体-联系模型(E-R)
包含三个基本成分:实体、联系和属性。概念设
计的结果可以用E-R进行直观地描述和表达。
建立E-R模型的起点是识别实体类型。实体类型是
实体的抽象,而不是具体的某个实体。
联系类型、属性类型。
10
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