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W热范学ft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谢赫的“气韵生动”以及对现代绘画的影响
作 者:
摘要
所具有中国传统民族色彩的绘画可以统称为中国画, 国画和水墨画也可称之 为中国画。 中国画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的, 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 国画注重“气”,尤其是“韵”。古往今来的中国书画作品都蕴含着其特有的气韵。 谢赫六法中提出气韵生动, 从艺术理念到表现形式中国画都体现出了其强烈的主 观性,与注重写实绘画技巧的西方艺术语言形成鲜明对比。 “气韵生动”使中国 画的传承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有了自身独特的魅力与个性, 现代中国画领会到了 “气韵生动”艺术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推动了整个中国画的发展。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国画/情感 /结合
目录
1.
1.
、/. —
前言
、气韵概念及结构
(一)气韵的含义 1...
(二)气韵学说前的形式 2..
二、谢赫的“气韵生动” 2...
(一)“气韵生动”学说的产生 2..
(二)谢赫“气韵生动”的体现 3..
三、“气韵生动”对现代绘画的发展与影响 5..
(一)气韵生动推动现代绘画的发展 5.
(二)气韵生动对现代绘画的影响 5..
四、总结 6
参考文献 8
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表现艺术, 她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其涉猎范 围广袤,是世界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传统中国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审美特征。 传统中国画中,强调 抒发画家的精神气质、情趣、韵致和主观情怀。特别注重意境和气韵的表达,强 调艺术形象要把主体情感与大自然万物的内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成为中国
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就是围绕“气韵生动” ,用“气”
来抒发绘画的节奏和韵律,从而达到一种灵动的精神状态。“气韵”结合着自身 的丰富情感,体现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或存在于完成的作品中,抒发着对艺术的 执著和热忱。从中体现了一种对万千事物敢于尝试和挑战的精神状态, “天人合
一”将是我们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它能使画家迸发出强大的艺术想象力, 从而表 达出自己的情感感受,同时也能使观者有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气韵概念及结构
(一)气韵的含义
气韵,最先是用来形容人物的精神气质,礼仪风尚,后来用于书法绘画评论 领域,具体是指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情趣。 世间万物的本体也可以说 是人物神情姿态的本体,萌发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将自身的才情个性尽情 的彰显出来,这些都是围绕“气”来说的。 “气”在绘画精神中有阳刚一面。而
“韵”是生动的将人的主观意识积极的向深一层精神世界里靠拢。 中国画中所说
的“气韵”和中国诗学中的“意境”都是举足轻重的,是无法用感官去感知的, 整个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就是围绕“气韵生动”这一核心点来概括,是我国传统中 国画的最高境界,凝聚了画家和中国绘画艺术的灵魂。
(二)气韵学说前的形式
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最早关于“气”的学说。就是太史伯阳夫的言论中提出 的思想,紧接着庄子又提出了“一气”的思想。 “气韵”一词的得来是随后有不
同与别类的独特丰富感觉转变过来的。梁萧子显用“气韵” 一词把作家的情思表 达的淋漓尽致。“气韵”最早出现在他的著作里。魏晋南北朝时的顾恺之和谢赫 也将“气韵”说引领进一个新的开始。气韵学说已经与山水画、花鸟、人物、工 笔等等有密切的关系,要实现画面感的灵动真实是需要掌握一阴一阳的气韵才能 达到这样完整的效果。魏晋南北朝时期,谢赫在他的画学论著中提出了六法, 与 此同时,中国画的创作,以及绘画理论的发展也随着六法论的提出产生巨大的影 响力。自此,经过了中国绘画几千年漫长的进化, 各朝代艺术家已经意识到一幅 画的灵魂,“气韵”理论也渐渐蔓延开来。
二、谢赫的“气韵生动”
(一)“气韵生动”学说的产生
谢赫的“六法”最先提出气韵的学说,将“气韵生动”看的非常重要。他的
《古画品录》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美学著作,是中国古代品评美术 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他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 ,是提出了一
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个方面,并且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什么 是气韵,谢赫认为作品中刻画的画面和形象要具有活灵活现, 鲜明突出,气质生
动的特点,使作品显得富有生命力,要用巧妙的结构,扌L实的用笔,精心的用墨 给欣赏者艺术上的震感与感受。谢赫的六法论是围绕着“气韵生动”为核心来命 题,同时衍射出“传神兼备”和“以形写神”的主要形式。气韵已经作为品评标 准和创作标准,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
美术学毕业论文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