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蒲城县委党校高级讲师惠坤良 1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已于 2007 年4月4日经国务院第 173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自 2007 年6月1日起生效施行。 2 立法背景 1、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直接需要。 2005 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公务员法》。《公务员法》出台后,为配合该法的实施,国务院计划出台 25个配套法规,迄今已出台 10余个。《处分条例》是《公务员法》配套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公务员法》第二章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力以及第九章惩戒的具体化。 2、行政惩戒工作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处分条例》是新中国成立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完整、具体规定行政处分工作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制定颁布《处分条例》,是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工作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 3 行政惩戒立法 1957 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 1988 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1993 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对公务员纪律及惩戒作了原则规定; 2006 年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纪律和惩戒作了原则规定。立法历程 1、1997 年7月,中纪委、监察部成立了起草组,开始了《条例》的起草工作。起草组开展了广泛的调研,研究了上百个典型案例,反复征求各方意见,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形成初稿《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暂行条例》。 2、2000 年3月, 《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暂行条例》经监察部部长会议审议通过,上报国务院。国务院责成法制办召集有关部门对该条例草案进行研究修改。 3、2004 年12月15日, 《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暂行条例》第一次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国务院第 72次常务会议审议后认为:考虑到该条例涉及面广、影响大、情况比较复杂,应进一步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会议决定,由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作进一步研究修改,再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4、2007 年4月4日,国务院第 173 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2007 年4月4日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的国务院第 173 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草案) 》,并决定该条例自 2007 年6月1日起生效实行。 5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一章总则(共 5条) 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共 12条) 第三章违纪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共 16条) 第四章处分的权限(共 5条) 第五章处分的程序(共 9条) 第六章不服处分的申诉(共 4条) 第七章附则(共 4条) 共七章,55 条,7000 余字 6 第一章总则一、立法目的和依据二、适用对象三、处分的法律适用四、处分事项的设定五、处分的基本原则六、涉嫌犯罪的处理 7 一、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一)立法目的 1、严肃行政机关纪律 2、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 3、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二)立法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8 二、适用对象(一)适用对象《处分条例》适用于行政机关公务员。注意: 1. 行政机关退休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处分决定机关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退休的,不再给予处分;但是,依法应当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相应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2. 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3. 聘任制公务员 4. 政府雇员 9 政府雇员与公务员(1)身份属性。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而政府雇员不具有行政职务,不行使行政权力,不占用政府行政编制。(2)适用法律。公务员与政府的关系由《公务员法》调整;雇员与政府的关系由《劳动合同法》来规范。(3)用工管理。公务员属终身雇佣。而政府雇员并非终身制,他们由政府与本人签订雇用合同,期限一般为 1至3年。对公务员的管理,如录用、考核、奖惩等都有法律规范作为依据,对政府雇员则实行市场化管理。(4)薪酬待遇。公务员制度有一套完整的工资体系,按照职务、级别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工资,是刚性的薪酬体系。政府雇员制则是按岗定薪,并参照人才市场行情和职业风险程度上下浮动。一般来讲,政府雇员的工资高于机关公务员。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ppt-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