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I在颅脑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灌注:指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维持组织器官的活性和功能
灌注成像:是建立在流动效应基础上成像方法,观察分子的微观运动,测量局部组织血液灌注,了解其血液动力学及功能变化
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指用来反映组织的微血管灌注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的磁共振检查技术
第一部分 PWI技术简介
对比剂首过灌注成像:以动脉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成像最常用,使用外源性顺磁性示踪剂如钆喷酸葡胺Gd-DTPA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利用动脉血中的水质子作为内源性示踪剂,然后观察它弥散进入组织的效应
分类
DSC基本原理
通过静脉快速团注顺磁性对比剂进入毛细血管床内,形成一定的磁敏感性差别,在首过灌注时不仅使组织质子所经历的磁场均匀性降低,并且加速质子失相位过程,从而使组织的T1、T2时间缩短,造成组织信号下降(磁化率效应)
扫描技术
在常规增强扫描前扫描, 选择脂肪抑制梯度回波- 平面回波(GRE- EPI) 技术
TR 1675ms,TE 23ms,FOV 240×240,矩阵128×128,NEX 1次
依据T1WI图像所见,采用20个层面,层厚5mm,,50个时相,共84s,产生1000幅灌注图像
扫描前自动匀场,使用高压注射器
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 mmol/kg,,套管针经肘前静脉注射, 随后以相同速率注射20 ml 生理盐水冲刷
注射对比剂前先进行PWI扫描2个时相
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指单位时间内一定量脑组织的血容量(仅包括微脉管系统),rCBV反映其血液供应程度
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构的血流量,值越小,意味着脑血流量越低。rCBF=Cmax(曲线最大高度)
PWI参数图主要参数
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MTT):开始注射对比剂到时间-密度曲线下降至最高强化值一半时的时间,主要反映的是对比较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s),越大说明微循环不畅。
峰值时间(TTP):从对比剂开始出现到对比剂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TP值越大,意味着最大对比剂团峰值到达脑组织的时间越晚
PWI参数图主要参数
第二部分 PWI在颅脑病变的临床应用
脑缺血性病变
当脑血流量(CBF、正常40~60)降低到(10~20 mL)/100 g·min 或皮层CBF降低到正常的40%、白质CBF降低到正常的35%时,就引起脑组织的缺血反应
脑缺血由中央的梗死区和周围的侧支循环供血的半暗带区构成,后者神经元电活动停止,侧支供血仅能维持细胞膜稳定,长期的低灌注终将导致梗死
溶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脑缺血半暗带区的血供
PWI在颅脑病变的临床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