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合、颌位
三者的定义及相互间的关系
牙列(detition):牙冠按序在口腔内排列成抛物线的一列而称之。
合(occlusion):上、下牙列对位咬合时的接触关系。
颌位(mandibular position):下颌骨在颌面的空间位置而称之。
因有牙列而存在咬合、咬合状态决定颌骨位置,故三者间为层次关系。
第三章
牙列的完整慨念为:上下颌牙的牙根省长在牙槽窝内,其牙冠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彼此邻接,排列成弓形称牙列,或称牙弓(dental arch)。(有两列)
上牙弓
下牙弓
第一节 牙列(dentition)
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
(一)牙列的外形 (牙列可分为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三类)
( 方园、椭园、尖圆三种类形)
牙弓的形态是根据上颌前牙排列构成的线段曲率来确定的:
形成牙列形态的内在因素
中切牙、侧切牙唇面似在一直线上,尖牙处始转向远中——《方圆形》
中切牙唇面似在一直线上,从侧切牙始转向远中——《卵圆形》
从中切牙便始转向远中——《尖圆形》
( 半园形) 3、混合牙列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①利于发挥咀嚼效率 。②分散咀嚼压力,利于牙的稳固。③避免食物嵌塞。 ④使面部丰满,便于舌的活动。
二、牙排列的倾斜情况
牙弓上的牙并非垂直,而存在倾斜(两方向:近远中向和颊舌向)
(一)牙体近远中向的倾斜
上下颌前牙倾向近中,前磨牙、第一磨牙较正,上磨牙倾远中、下磨牙倾近中;上切牙与中线有15度交角
(二)牙体颊舌(唇舌)向的倾斜
上下颌前牙倾向唇侧,前磨牙、第一磨牙与合平面近垂直,上颌磨牙倾向颊侧、下颌磨牙倾向舌侧。(此在形成覆盖、覆合中重要;上下切牙舌侧有125度角)
牙的倾斜度
牙齿在牙弓上的倾斜度,不同学者的统计结果不尽相同,此可能与使用的方法或占有的样本量有关。
三、纵、横牙合曲线及牙合平面
(一)牙合曲线
牙列合面的形态,有纵、横牙合两种曲线
(1)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Spee curve)
概念:
特点:曲线凹向上,12段较平,至6远颊尖处最底,之后又逐渐升高。
(2)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补偿曲线):其分前后两段,前平后凸。
特点:凸向下的曲线,其前段平(组成合平面),自第一磨牙起逐渐升高。
(transverse curve of occlusion)
连接左右同名磨牙的颊舌二尖构成上颌凸向下、下颌凹向下线段。
补偿曲线 横合曲线
牙列牙合颌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