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诗歌的分类样稿.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诗歌分类
1、按体裁能够作以下分类:
(1)古体诗:
古体诗,指唐以前诗歌,包含诗经、楚辞、乐府诗等。“歌”、“歌行”、“引”、“曲”、“呤”等诗歌也属古体诗。特点是不讲究对仗,平仄和用韵自由。
古体诗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古风、新乐府等。
注意:
①先秦时期产生较早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四言如《诗经》、五言如《古诗十九首》、六言如屈原《离骚》。
②乐府诗,源于西汉。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乐歌,也称魏晋至唐代能够入乐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作品。如汉乐府《上邪》、《孔雀东南飞》等。标题中有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就是仿效乐府古题作品。
(2)近体诗:
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律诗和绝句通称。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上全部有严格要求。
①绝句,从形式上看是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称五绝、七绝。
②律诗,从形式上说—般为八句。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必需对仗。分五言、七言两体,称五律、七律。还有一个排律,每首最少五韵十句,也有多至百韵。
(3)词:
又称“诗余”“长短句”。其特点:调有定格(自己句式),句有定数(字数有要求),字有定声(用声很严格)。字数不一样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单调只有一段。词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词以两宋成就最高。
(4)曲:
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散曲关键指元杂剧和金、元时期大发展北散曲,通常分为两大类,即小令和套数。小令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南方称南曲,作为一个剧曲产生,包含杂剧和传奇中曲子。特点:能够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含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曲子,最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全部以第一首曲曲牌作为全套曲牌名,全套必需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根据表示方法还能够这么分类:
(1)抒情诗:关键抒发诗人对客观事物思想感情。包含写景诗、咏物诗、咏史诗等。
(2)叙事诗:首先是叙述小说,首先饱含诗人对小说中人物丰富感情。
(3)哲理诗:将议论入诗,表示对生活了解和感悟,充满了哲思和理趣。如宋代朱烹《观书有感》等。
3、根据诗歌常见内容专题分类
常见诗歌题材关键有: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哲理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爱情诗等。每一类诗歌全部有常见思想感情,分类复习方便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关键内容和主旨,但对每一首诗歌,还得就这一个体去分析,而不能先入为主,一概而论。
1)赠友送别诗
在古代诗歌中是相当常见,古代交通不便,分别则难以再见,何况送别时总有背井离乡之感,仕途失意之悲,所以送别诗中多抒发离愁别绪、惜别之情,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但也有豪放壮阔送别,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高适《别董大》;比较特殊送别是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抒发是自己身遭诽谤,再度贬谪却不改高洁品行心志。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天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和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羁旅行役诗
则关键是漂泊在外客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全部包含着由此触发对遥远家乡眺望,对温馨家庭憧憬,所以内容多为愁思抒发,思念家乡情感表示,如柳永《少年游》多有描写凄清之景,如“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孟浩然《宿建德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等。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杜甫《绝句(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托物言志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思想、感情,而是采取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一类诗歌。以描写某一事物为中

古代诗歌的分类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