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方法
我是一九八二年九月参加教育工作,几十年的教育工作,使我认识到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对做好班级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小学德育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培养,行为规范的养成,班主任工作是主战场。我被任班主任多年,下面就班主任工作谈自己的想法:
一、确定班级工作的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每学期开学初结合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以及班级工作的远近期的奋斗目标。通过班会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开展活动,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要求每一个学生拟定自己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使全班学生朝着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和提高。
二、培养小干部组建班委会
班级工作方方面面有很多事情,如果任何事情都有班主任去管理,那么,班主任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我培养了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能为班级干事的班干部。组建了一个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团结奋发向上班委会。教育他们在纪律方面要以身作则,在好事、学习等方面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另外,培养了干部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处理、完成班级事务,如:让他们出黑板报,布置学习园地,带领全班学生参加活动,对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的管理。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营造一个正确、健全的舆论氛围,带动整个班集体蓬勃发展,使全班形成一个优良的班集体。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谁都知道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可是少年儿童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是摆在我们班主任、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教育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我利用品德与生活课、班会、中队主题活动、黑板报、传统的节假日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选取适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德育目标和德育发展方向的内容,用来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另外,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非常重视与家庭、社会相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父母的言行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一面,目前,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信息多面性,从而导致了他们长时间沉溺网络,游戏,不思进取。未成年人独生子女较多,任性、娇生惯养、懒惰、自私、缺乏自主性等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因此,我在平时工作中加强与家庭、社会联系共同教育孩子,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突出问题,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习惯养成不仅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以后乃至将来的一生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