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定.docx.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 12 光的衍射和干涉法测金属丝的弹性模量作者:边辉(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104 班) 摘要: 测量金属丝的弹性模量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 应用最普遍的是利用光杠杆原理测量金属丝的细微变化, 从而计算出杨氏弹性模量。同样是拉伸法, 我们对测量金属丝微小变化的方法和装置进行改进, 分别利用光的衍射中单缝的改变和劈尖干涉中空气层的厚度来完成对细微变化的测量, 通过测量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和劈尖干涉中相邻明(暗) 条纹的距离计算出金属丝长度的改变量,从而计算出杨氏弹性模量。关键词: 弹性模量;单缝衍射;劈尖干涉引言: 我们在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弹性模量时, 利用光杠杆测量金属丝在砝码带动下发生的细微变化, 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但是, 寻找变化的过程很麻烦, 需要两个人密切合作, 而且采用厘米刻度尺来测量, 引入误差较大。我们改进后的方案可以同时克服这两个弊端,使读数再精确一位。【实验原理】(1 )弹性模量任何固体在外力作用下都要发生形变。当外力撤除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如果加在物体上的外力过大, 以致外力撤除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而留下剩余形变, 称为范性形变。设钢丝截面积为, 长为, 在外力作用下拉伸长度。根据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 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E (1-1) 式中, 比例系数 E 就是材料的杨氏弹性模量, 简称弹性模量, 它表征材料本身的性质, E 越大的材料要使它发生一定的应变所需的单位横截面上的力也就越大。 2 / 12 由式( 1-1 )可得 E= = ( 1-2 ) 式中, d 为钢丝直径,在式(1- 2) 中, F、 d、 L 都比较容易测量,而伸长量ΔL 由于很小,很难由普通测量长度仪器测出,本实验利用光杠杆法来测量。(2 )光杠杆原理: 图 2-2 是弹性模量测量仪,左边是伸长仪,右边是镜尺组。在金属丝下面是施加外力的砝码托盘, 在平台上是一个放置一个有三足尖的反射镜(光杠杆) ,其后足尖位于夹持件上,而前足尖置于平台的沟槽里,当托盘里增加砝码时,就可以改变反射镜的倾角。光杠杆如图 2-1 所示, 光杠杆是一个三足(f 1、 f 2、 f 3) 支架, 上面有可转动的平面镜, 前两足与镜面平行,后足与圆柱夹头接触(圆柱夹头能随金属丝的伸缩而上下移动)。如果在测量之前, 将反射镜的镜面调成与望远镜垂直, 即望远镜中能看到直尺的反射像。当加砝码时,由于金属丝被拉长,夹持件下降,而导致光杠杆后足下降一段距离ΔL (即金属丝的伸长量), 同时镜面转过微小角度θ, 此时可以从望远镜中看到直尺的反射像, 由几何关系可得θ≈ tan θ=2 θ≈ tan2 θ= 即Δ L= ( 2-1 ) 式中, R 为镜尺间距离, D 为光杠杆的杆长,将其带入式( 1-2 )中得出 E= (2-2) 如果长度单位采用 m ,力的单位采用 N ,则 E 的单位为 Pa 。 3 / 12 图 2-1 光杠杆镜及测量原理图 2-2 弹性模量测量仪【实验仪器】弹性模量测量仪、砝码、螺旋测微计和米尺等【实验方法】 1 用水平仪把弹性模量测量仪调成铅直。 2 在金属丝下端挂上砝码盘使金属丝拉直。 3 将光杠杆放在小平台上( 前足尖置于沟槽内, 后足尖放在小圆柱上, 但不能碰到金属丝), 将望远镜调成大致与反射镜面中心等高。 4 调整望远镜的目镜,使能清楚看到十字叉丝并可转动镜筒使叉丝横平竖直。 5 旋转望远镜调焦手轮直至从望远镜中清楚看到标尺刻度为止。为了调节方便可将眼睛位于望远镜上方,顺着望远镜方向观察,直到反射镜内出现标尺的像。 6 调节反射镜面的仰角,使其尽量铅直并记下标尺的读数,填入表 2-1 中。 7 每次增加一个砝码( 1 Kg ) ,记下相应标尺的读数,再依次减一个砝码记下标尺的读数。 4 / 12 8 在金属丝的不同位置测量直径,记录相应的数据,计入表 2-2 中。 9 测量金属丝的长度 L ,镜尺间距离 R ,光杠杆长度 D ,其中 D 可以这样测量; 在纸上压出三足尖的位置,用做垂线的方法量出长度。 L= ______ mm,R=_______mm,D=_______mm 【数据处理】表 2-1 弹性模量测量数据表表 2-2 金属丝的直径次数 12345 d 1 将直径测得值取算术平均值,并算出误差。 2 用逐差法求出及误差。为减小误差,充分利用实验数据,将数据分为两组, 和,然后对应相减再求平均。式中,为增重 4 千克的平均值。 3 将数据带入(2-2) ,求出的大小(暂不定位数)。次数所加砝码/ kg 标尺读数/ mm 读数均值/ mm 加砝码减砝码 01122334455667785 / 12 4 本实验中,用米尺测量和的误差限≈ ;用游标卡尺测量的误差限

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定.docx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chanrgzhouh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4